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阅读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 02:25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阅读指导

  二.教学要点:

  1.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仔细分析文章后面的问题,按要求来回答。

  三.教学过程: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后面常常出现一些思考题,要求我们阅读原文后,做出口头或书面的答问。这些思考题可以检查同学们对阅读的文章是不是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掌握了。答问,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检查阅读效果的一种好方法,学会正确的答问,掌握答问的方法,不仅能培养我们认真看书学习的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列宁和卫兵》这篇文章为例。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思考:

  1.卫兵洛班诺夫接受的任务是什么?

  2.卫兵洛班诺夫是怎样检查通行证的?

  3.当别人告诉洛班诺夫所检查的人是列宁的时候,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检查通行证?

  4.列宁自觉地接受检查说明了什么?

  分析:

   (一)根据不同的思考类型题,来分析回答问题的方法。

  1.判断性问题

  2.叙述性问题

  3.分析性问题

  小结:分辨问题的类型,细审题意是重要环节,了解题目要求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所答问题的范围、要求。既不要把所答内容不适当地扩大,也不要把所答内容不适当地缩小,要准确、具体地作出回答。

   (二)问答要抓住要点。

  1.面对问题,缩小范围阅读。

  2.选准答问词语。

  3.归纳出问题的要点。

  例文二

   (练习一,第二题)

  题目: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冰

  问题:1.画概括第四自然段意思的句子。

  2.考察南极的人为什么不带滴水片冰?

  学习步骤:1.整体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每段读后,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体会课后问题。

  例文三

   (语文训练册,第一单元第六题)

  题目: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问题: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勉强(qiáng qiǎng)华佗(huàhuá)

  结束(shùsù)跌折了腿(shèzhé)

  2.华佗是从哪件事中想到要制成使人不疼痛的药?又是从哪件事中受到启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最后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试题】

  第一单元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huǒzǔnáo miǎn lìmiǎo shì ( ) ( ) ( ) ( )

  jīxiào jùn gōng gāo shān shēn jiàn

  ( ) ( ) ( )

  二.用下面的字组词。

  禽( )参( )遂( )

  擒( )渗( )隧( )

  夹( )峭( )

  挟( )俏( )

  三.排列错乱句子,按先后顺序标好序号。

  ( )“三闲书屋”还印了另一部苏联著名作品《铁流》,是曹靖华翻译的。

  ( )书印出来了,没有地方销售。鲁迅先生就把书放在相识的日本人开的一家书店里,托他们代售。

  ( )1932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

  ( )这两部书都是描写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游击战争的,对中国青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 )他翻译了苏联的著名作品《毁灭》,书店不敢出售,他就用“三闲书屋”的名义,自己掏钱来印。

  四.按要求填空。

  1.“苟”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音部。

  2.《春望》的作者是( )。

  3.《示儿》的作者是( ),他是一位伟大的( )诗人。

  4.“白羽”在诗中指的是( )。

  5.“岂”的意思是( ),“浑欲”的意思是( )。

  6.“国破”是( )的意思。

  五.修改病句。(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1.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有了明显的成绩。

  2.海南岛是个美丽的城市。

  3.妈妈经常讲过去的往事。

  六.默写古诗。

  示儿前出塞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春望》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春天里的希望”。( )

  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思是“如果能够制止敌人就成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伤吗?”( )

  3.詹天佑提早两年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打击。(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名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很受人们的赞扬。

  △他为什么能把竹子画得这么好呢?原来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观察竹枝和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姿态。所以他对竹子的形象有透彻的了解,深刻的印象。

  当文与可提笔画竹子时,心里对竹子的全貌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所以他一下笔就能很快地画出各种各样的生动逼真的竹子来。

  △他的朋友晁补之见了这情形,十分佩服,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其中有两句是“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仍常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来比喻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1.按短文标好的段落给段落写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huǒzǔnáo miǎn lìmiǎo shì (烽火) (阻挠) (勉励) (藐视)

  jīxiào jùn gōng gāo shān shēn jiàn

  (讥笑) (竣工) (高山深涧)

  二.用下面的字组词。

  禽(家禽)参(参加)遂(半身不遂)

  擒(擒拿)渗(渗透)隧(隧道)

  夹(夹子)峭(悬崖峭壁)

  挟(要挟)俏(俊俏)

  三.排列错乱句子,按先后顺序标好序号。

  (3)“三闲书屋”还印了另一部苏联著名作品《铁流》,是曹靖华翻译的。

  (5)书印出来了,没有地方销售。鲁迅先生就把书放在相识的日本人开的一家书店里,托他们代售。

  (1)1932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

  (4)这两部书都是描写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游击战争的,对中国青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2)他翻译了苏联的著名作品《毁灭》,书店不敢出售,他就用“三闲书屋”的名义,自己掏钱来印。

  四.按要求填空。

  1.“苟”用音序查字法应查(G)音部。

  2.《春望》的作者是(杜甫)。

  3.《示儿》的作者是(陆游),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4.“白羽”在诗中指的是(箭)。

  5.“岂”的意思是(难道),“浑欲”的意思是(简直要)。

  6.“国破”是(国家破坏)的意思。

  五.修改病句。(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1.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有了明显的成绩。

  2.海南岛是个美丽的城市。

  3.妈妈经常讲过去的往事。

  六.默写古诗。

  示儿前出塞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见语文书。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春望》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春天里的希望”。(×)

  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思是“如果能够制止敌人就成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伤吗?”(×)

  3.詹天佑提早两年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打击。(√)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名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很受人们的赞扬。

  △他为什么能把竹子画得这么好呢?原来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观察竹枝和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姿态。所以他对竹子的形象有透彻的了解,深刻的印象。

  当文与可提笔画竹子时,心里对竹子的全貌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所以他一下笔就能很快地画出各种各样的生动逼真的竹子来。

  △他的朋友晁补之见了这情形,十分佩服,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其中有两句是“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仍常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来比喻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1.按短文标好的段落给段落写意思。

  (1)宋朝文与可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2)他经常观察竹子,对竹子形象了解深刻,下笔就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竹子。

  (3)朋友晁补之写诗赞他“胸有成竹”。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做事情之前,心里已有全面的考虑才能成功。

  3.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录下来。

  答案略。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