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少儿 > 互动活动 > 2005中国CE(Children's Express)培训 > 正文
4月15日-17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EF)、宋庆龄基金会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和宋庆龄基金会《动画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动动儿童通讯社DDCE网站开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怀柔新新小镇举行。“2005中国CE(Children's Express)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4月18日17:00-18:00,新浪少儿频道特别邀请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媒介与性别、互联网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专家卜卫、北京动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琪及参与本次活动的小记者小编辑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聊天。
收看聊天视频:儿童表达专家和小记者新浪聊天(1) (2) (3) (4)
大家好!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女士,还有动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动画世界》的杂志出品人王淑琪女士,还有一个出席动动网站开通的小记者,你自我介绍一下。
王帅 : 大家好,我是王帅,今天是14岁,上初二,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很紧张。
主持人 : 昨天是动动网站开通在怀柔举办,还有今年的第一次培训进行了三天,但是这个并不是CE第一次活动,我记得2001年CE培训差不多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我在发布会上听到王淑琪女士说,您是受卜卫老师的影响才介入这一块的,请卜卫老师介绍一下。
卜卫 : CE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儿童报道的模式,美国CE是1975年成立的,我99年有一个受到美国政府的邀请访问美国,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要求访问CE,因为我从网上看到了CE这样的组织,我觉得跟我心中的理想特别的吻合,我一直想做一个组织能真正的有儿童的声音,而且这个声音应该被儿童听到,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儿童通讯社,或者是儿童小记者,但是他们写的东西就是给儿童看的,我们也知道很多的儿童媒体实际上也有儿童记者,但是他们是不是真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他们的如果表达了这种想法能不能被成人听到,这是我关注的,我发现这样的组织,我当时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访问这个组织,当时美国政府并不知道这个组织,他说你怎么知道,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组织做的非常成功,后来儿童基金会支持他们在伦敦、南非和印度其他的国家来做培训,他们说不知道,我给他们发了很详细的材料,他们就让我到纽约去访问CE,访问了以后,他们觉得这个理念特别好,不仅仅是为儿童制造新闻,他们是以儿童权利为框架做活动的,儿童的声音被听到也是之一。我99年回来以后,我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讨论这件事情,他们说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也是他们愿意支持的活动,我们当时在团中央有一个网站,叫中青网,2001年开始做这样的活动,当时做了几个主要的活动:
一个是我们做了儿童权利的培训,儿童参与的培训,我们也是做了,实际上也是用了CE的模式。我们在西部做了一个西部儿童的采访,我们觉得媒体里之是城市的孩子,或者说长的漂亮的孩子说和唱,就没有农村孩子的形象,缺少他们的声音。然后在北京做了一个儿童参与的论坛,让大众媒体来报道他们的声音,这就是在2001年的时候做了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 : 动动杂志是什么时间开始接触这一块的?
王淑琪 : 我们特别有运气,正好卜老师在美国的时候,我正好也在美国,我当时在那里学习回来,99年底我当时邀了朋友帮忙引见给卜老师,我正式跟杂志社合作是01年3月份,紧接着就被领到希腊去了,正式出了第一本,改版以后去了那个儿童峰会,一下的扑面而来的是儿童参与的信息和那么多的小记者和采访团队,他们把整个活动组织的那么好。
紧接着就是卜老师和中青网组织的项目我也参加了,作为平面媒体在支持,一直跟随卜老师做,从杂志一创刊到现在一直走这条路。
主持人 : 因为这个杂志一直倡导孩子做记者,从01年开始一直遵循这样的方式做,现在基本上是小记者在采访吗?
王淑琪 : 这个小记者采访模式其实是我对CE的理解,它是有阶段性的,刚开始我们想学习和借鉴CE的模式,交给小记者一些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具备采访、编辑和制作创意的能力,但是我们以前做的,我们做了有几十期下来了,每期都会有小记者采访,采访的对象各式各样都有,从艺术、从文化,从科学,包括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一些政府主管部门都有。这一块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媒体上发布这些东西,而卜老师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怎么样真正像美国CE一样,让儿童的声音被大众所听到。这样就需要借助大众媒体,我们杂志本身让小记者来做,但是让大众更多的知道孩子们的想法,实际上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主持人 : 就是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开通了一个儿童通讯社网站,而且我在昨天发布会上看到,小孩子自己打造这么一个网站,全部的网站都有小孩子自己来打造的,小记者和小编辑是吗?
王帅 : 是我们自己用我们的资源,我们的能力,用我们的创意来打造的这个网站。
主持人 : 自己去采访和采编?
王帅 : 对。
主持人 : 刚才卜老师也介绍过大概的国外的CE的情况,但是我不知道,好多父母其实不太了解这一块,甚至是我们17号举办了这个活动,有这个培训,我们可能才了解一点,范围可能传递不是那么大,国外可能是经验比我们多,他们成形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发展的怎么样,在传递声音这一块,确实量很广吗?
卜卫 : 这个很难说,这也是一种,75年是美国纽约CE成立,然后开始发展了这个模式,然后到了80、90年代的时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支持这种模式。刚才我特别提到美国政府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组织,当我要要求访问的时候,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其实在各国都有这样的过程。
主持人 : 它也不算是一个民间的组织是吗?
卜卫 : 是一个民间的组织,他有这么一个儿童组织,成人一直不是特别的重视儿童的声音,不是在哪个国家是这样,可能它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支持这个项目在各个国家做。比如说在美国就参与了小记者,先后有上千个小记者参与了小记者,他们周围人他们的父母知道有这么一个组织,但是实际上离他们特别远的地方,不是每一个州有,有十几个州有,其他的州可能就不知道,它也不是说具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一个组织,我觉得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来支持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自己也有一种类似这样的网站,叫做年轻人的声音。
主持人 : 他们的实践活动呢?国外的这种实践活动?我们最初也是属于这样?
卜卫 : 他们最好的实践活动他们让小记者出去采访以后,把他们的声音放在大众媒体上,而不仅仅是儿童媒体上,他们有赞助商会买一个比如说发行量比较高的报纸,比如说《纽约时报》他们有可能开一个儿童的专栏,每一期都放儿童通讯社的文章,遵循这样的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成人们听到儿童的声音。
主持人 : 如果只能在儿童内部传达声音是有局限性的?
卜卫 : 对。小记者只是报道自己有趣的事和新闻,他们很少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什么,这个社会需要改变什么才能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比如说社区决定要做一个什么活动,或者说学校决定要做一个什么活动,或者说家庭决定要改变什么,他们会不会听儿童的意见,包括我们媒体讨论跟儿童w重大的事情,包括教育改革,我们老说素质教育,应试教师不好,但是有多少记者采访过儿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采访只是采访过城市儿童,采访没采访过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农村儿童,我觉得很多儿童的意见实际上没有被听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因为咱们国家在亚洲来说,咱们是《儿童权利公约》的起草国之一,在这方面的理念其实是挺前卫的,在90年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以后,咱们马上就公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在儿童的保护权和发展权方面都特别好,联合国说我们是旗舰,是走在前列的,总是提保护和发展,把参与漏掉了,我们想做一些儿童参与的事。
主持人 : 原来是属于被保护的角度上,现在是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自己站出来说话,而且让成人听到他们的声音,这也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感受很深的一块。
我也接触过一些杂志,看过一些小孩子压力比较大,要参加考试,杂志只是辅导他们,他们的课外阅读和升学,让小孩子自己办杂志,或者让他们强调他们的生活,比如说多姿多彩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行的,但是我觉得《动画世界》这么做是走在前列的,从开始办到现在应该说是独树一帜,但是也比较困难?
王淑琪 : 比较曲折,有过很艰难的事情,比如说这次CE的培训,应该说有很多的小编辑,小编辑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强一点,但是我们的小编辑像王帅这样的,都在问你们的家长做什么,有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到了升学的时间,希望多花一点时间在学习上。我们其实在过去四年里面,这种儿童参与的模式本身是有选择性的,我们通常到学校征集小记者参与的时候,一定是自觉和自愿,我们很明白,一定是父母给孩子的综合素质比较支持的,他们才愿意他们周末到编辑部来采访和编辑。他们通常一周有四五次到编辑部来磨合和采访,采访的时候通常要请假或者是什么样的,在技术上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还是有一定的相当的支持者,当然孩子们可能在工作一到两年之后就升到初中了,到了中学以后,我们基本上就得发展新成员了。我们大概已经摸索出一套这样的规律,它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还是可行的。
这块我还想提一下,卜老师带我参加过一个海南的活动,也是青少年来组织和举办的,当时我给一个女孩说你们能不能提点意见,她当时连珠炮跟我说,你想让我给杂志提意见,你想想你的杂志是办给谁看的,是给我们看的,为什么不让我们办,你怎么知道我们想什么,最了解我们的是我们自己。这段话说的时候我有点晕,但是我在思索之后的操作模式,围绕着这个又做了特别的话题,有点像CE今后要做的事情。比如说孩子跟同学之间的关系,每年开学的时候要选班干部,比如说同学之间有欺负的事情,比如说父母的工作有变动,比如说父母之间有矛盾,还有单亲家庭等等这样的事情,孩子都是有想法,我们能做是利用我们的平台做这样的事情,孩子们跑到这儿来讨论,他们很兴奋,但是他们有好多话要说,有的时候家长不愿意听,怕说了会挨骂,所以跑到这儿来说,总有一些支持者来支持我们。
主持人 : 我想问一下王帅你参加这个小记者有多长时间了?
王帅 : 时间并不算太长。
主持人 : 一年两年?这是你第一次参加的培训吗?
王帅 : 对。
主持人 : 但是我看你像很长时间的了。
王帅 : 因为我在同龄人当中算是比较成熟一点的,这句话对吗?(笑)我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但是我想我在其他媒体的一些经验,像少儿媒体的经验,放在动动这里面来,动动引进的CE的理念是非常适合我们当代的青少年的,因为它有一套系统的教我们的知识的一个新闻山,这个新闻山就是其中的一个,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可以给您说这两天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 : 我昨天看你们的画面都好像是乐在其中。
王帅 : 对,把中国以前的培训当成一种乐趣来做,这样能让我们投入到其中,它能成为一种乐趣。只要一件事把它当成了乐趣,这件事一定会做的非常好。而且这个培训它把知识融入到了玩里面,让我们在玩中学,可能以前有一些玩中学的理念,但是我觉得这两天的理念是纯粹的玩中学,让我们学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好像为什么这节课又完了,怎么不学了?这两天非常有意思,我们还有一些聚会,虽然时间非常短,但是非常好。
主持人 : 你们现在的课程比较忙碌?
王帅 : 对。
主持人 : 可能同学之间的沟通并不是那么多,还是挺难得的?
王帅 : 对。
主持人 : 我还想问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你肯定会参加一些类似社会和培训的活动,给你的功课会有一些冲突,你父母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帅 : 他们对这方面很看得开,毕竟我们都知道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一些社会的交往经验,等我们成大后的人生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你很有知识,但是你不会用这些知识,只会在学校里面写片子,到了社会上,比如说在新浪他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考试来的。在这个时候有一些经验对我们未来是很有好处。
主持人 : 就是对以后很有好处。比如说你可能有意识参加一些小记者,小编辑,我挺好奇的,对你的职业,你可能选择的职业会有一点影响吗?
王帅 : 当然是肯定会有影响的,从小就把它当成一种乐趣,长大继续来完成这项乐趣也是一个很好的享受。
主持人 : 比如说你写文章和同学之间的表达上你应该会有不同是吗?
王帅 : 对,很有帮助,他们在很短时间内会明白我很多的意思。
主持人 : 现在你们的网站是刚开通,有多少小记者呢?
王淑琪 : 我们这次总共是35个人,7个小编辑,剩下都是小记者,昨天算是刚刚正式上岗。
主持人 : 我看到这个小记者的队伍,年龄是从12岁到18岁,还有来自于不同的不光是年龄段,还有一些外地的、聋哑学校的儿童还有他们的老师跟着?
王淑琪 : 对。
主持人 : 我没有听到,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
王淑琪 : 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没有赶过来,本来我们想照顾到各个方面的需求,我们有聋哑的儿童,有来自国外的儿童,还有来自外省的,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背景的都有,儿童参与和儿童表达这方面,这是卜卫老师这么多年给我的一个教导,应该听来自各个层面孩子的声音,这两个聋哑儿童年龄差不多10岁和11岁的样子,他们上学时间晚一些,他们确实有非常强烈的表达的欲望,表现也非常踊跃。
主持人 : 卜卫老师这个活动一直参加了?帮助他们培训?
卜卫 : 对。
主持人 : 从他们刚到这里,他们是第一次参加,效果你觉得怎么样?
卜卫 : 我们事后可能要做一个评估,现在我谈效果,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可能非常不客观。因为我觉得可能对这些孩子来说,可能还比较突然。几个方面比较突然:一个是因为可能有的孩子对做小记者有准备,但是我特别强调的刚才王帅也谈到了他的职业,他把它当成乐趣,也可能这个乐趣变大了以后就成了一个职业,但是我们总的目的不是培养特别合格的具有职业水准的记者,这不是目标,因为我们觉得儿童缺少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经验,和渠道。我们动动这个网站实际上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这个杂志提供一种平台,将来我们会动员成人的媒体来加入我们的平台,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渠道和机会,主要是培养儿童参与社会的兴趣和能力,如果他不参与不会有这样的兴趣和能力。我访问过美国、韩国、日本的小记者,没有一个未来想当记者,他们说我要做环保,很多伟大的理想,只不过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有一种参与社会的热情、兴趣和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活动,可能孩子不会培养出这个来,这是一个我们都知道未来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素养。
主持人 : 首先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声音很重要,以前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这是成人的世界,他要求我这样,我就尽量向成人世界靠拢。
卜卫 : 让他们通过这个活动变得自信,自尊,自重和倾听别人的声音,这都应该是这个活动达到的目标,至于达到没达到这个目标,我现在不好说,我们正在讨论我们最近要做一个总结,对这个活动做一个评估,比较突兀突然有一个外国人来做,他带来的是美国人的经验,比如他会问孩子谁去过纽约,谁打过网球,可能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去过纽约,没有打过网球,没有一个孩子去过纽约,不像纽约的孩子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不一样,孩子会觉得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中间有翻译,翻译可能也有问题,比如说翻译上来就满意一个导语,可能很多孩子没有新闻的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导语,这个我们以后要改变,我们想继续做更多的培训,我们做的更中国化一些。
主持人 : 就是更本土,符合我们的国情。其实通过培训,这些孩子具备了一些能力,除了表达上的。
卜卫 : 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到重要让我感动的就是联合国的儿基会传播处的官员,往上一站要提问题了,所有的孩子,因为我上的第一课,我让大家发言的时候,只有几个大孩子发言,大家都不发言,因为没有这个习惯,但是这几天以后大家都有这个问题,经过几天的培训以后,他一说要发言,大家都举起了手,他们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提问题,他们都认为自己提的问题是最好和最有用的,但是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现象,从这个可以看出来,至少他有这个意识,让他提问的时候,他会把手举的高高的。
主持人 : 我看这次有很多国外的专家?
王淑琪 : 我们叫志愿者。
主持人 : 国内有做这方面的专家和做这方面的工作的是不是比较少?
王淑琪 : 我是第一次做CE的培训。
卜卫 : 我以前也做过,我这次也给他们讲过做过这样的培训。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如果做应该跟儿童参与权的培训结合起来。因为我觉得实际上成人这方面是有问题的,包括我,每个人都在学习,不断的反省,只不过我知道这些比较早而已,但是有人认同我的理念,有人不认同,我第一次给电视台记者做儿童权利的培训,所有的记者还都是青少部的负责人,他们跟我吵,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打,他们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是现在已经变了,这跟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不断宣传这个有关系,而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不断在中国做儿童权利的培训,大家都在变,我们都是在其中,我们也在改变。
所以说要想有一些特别称职和合格的培训者,这个培训者首先要培训和学习怎么样倾听儿童的声音,这个是挺漫长的,所以第一次我们请了国外的,他在印度、南非、日本、美国都做过很多的培训,他是专家。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我特别提到这样的专家,因为在中国如果做儿童的工作,很多都是女性,但是他是男性。他的办公室我去过,是非常儿童化的一个办公室,如果一个成年的一个30岁的男子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可能在中国人家会笑话他,但是他引以为荣,因为他是儿童的朋友,这个特别不一样。
主持人 : 给儿童表达的机会,从家庭开始做,社会应该做什么?但是我觉得父母做这样的培训,他自己可以做,他自己的孩子,他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父母应该做什么,可能父母觉得忙碌这样的,他觉得小孩不应该有这样,他大了以后会后悔的,他们应该怎么做呢?看更多的书?
卜卫 : 实际上我写过很多的文章,这个问题比较的复杂,确实是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至少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明,如果家长从孩子很少的时候就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特别的尊重父母,而且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尊重别人,这是一个很多家庭教育的一种,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经验。
我觉得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如果他有这种理念的话,因为你要提这个问题很复杂了,家长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很多家长会提出什么什么应该怎么办,现在我觉得有一些原则,在《儿童权利公约》也说了很清楚,第一条是里凡是有关儿童的事情,你可以问问儿童的意见,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你根据儿童的成熟程度,第二条你是要听,不管你最后采纳不采纳,你要听,儿童还小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说我要上月球,你要听,这是很浪漫的想法,但是你现在做需要什么样的努力,你要跟他谈话。第三步你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还要看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家庭的影响和社区的影响,平衡这种影响以后,给他提出一些意见,如果你始终是这样的程序的话,我觉得孩子逐渐也会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来尊重别人的想法。
主持人 : 接下来关于CE的培训,经过这一次的开头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王淑琪 : 其实应该说这几天非常的紧张,多少还是有点晕。
主持人 : 效果很好?
王淑琪 : 应该是超出实现的想象,我们以前也是学习的模式,基本的东西学到了,但是还有后面的包括圆桌会议,所有的职业新闻记者要学习的东西,这帮孩子们都有机会学到,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我还是有点质疑的,真的孩子们可以学到非常专业的新闻知识吗,经过这次专家的指导和孩子们的反馈是可以的,而且这种方法很有趣的,今天来的时候我跟王帅在探讨,我也是两三天刚认识他,他刚来的时候,也做过小记者的工作,他刚来的时候,我非常的担心,他已经非常有经验了,他对这个有什么反馈,培训完了之后我非常有信心了,整个的CE培训体现了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会注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一个特点。还有他的每一次开场都以一个游戏的开场,包括那个专家会带一个小兔子,那个小兔子会跟大家说话,本来很枯燥的,后来变得新鲜有趣,这次学到比较原汁原味和比较完整的CE培训模式,而且它和学校的教育模式是不一样的,有这么多新鲜的东西进来,这两天也跟卜老师商量,怎么样变成让更多的孩子来参加,不仅是学到媒体素养方面的经验、技巧和意识,把这个东西运用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包括有很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对人的礼貌,有很多东西是非常有趣和实用。现在整个大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做出来,但是我们肯定是把这个东西尽可能多的推广出去。
主持人 : 这次培训的反馈可能觉得培训的面很窄了,就说报名,报名的人数和参与的人数,昨天我看了有山东、江苏的孩子来参与,但是还有好多没有参与,除了一些城市没有开展起来,像卜老师心中所想的农村或者说偏远的地区还达不到,怎么样才能一步一步推进这样的计划呢?
卜卫 : 这个计划正在计划之中。
主持人 : 不单指跟媒体的合作。
卜卫 : 我们这个活动做了以后有很多的单位和组织希望跟我们一起做,比如说他们的单位或者说组织在山西、山东我们可以合作一起做这个,让更多的孩子来参与这种培训。
主持人 : 说到关注到农村儿童这一块,这条路比较艰难一点,可能农村儿童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到表达声音这一块比较难一点,但是这个确实是很实际的问题。
卜卫 : 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前几年我们也在争议,中国的儿童,其实中国政府一直在从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以后,一直在关注儿童的保健和卫生,农村的卫生,改造厕所,饮水,怎么样喝到健康的水,这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上有些指标我们在国际上对我们作出的承诺已经超标了,一直在做。在那些年,中国的儿童问题,特别是农村儿童问题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发展,他们得有学上,能喝到健康的水,能吃到营养的食物,先管这个,然后是参与,参与是后一步,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从一开始儿童就参与的话,这些问题可以解决的更好和更快,儿童会提出一个适合他们的意见,为什么我们在2001年做西部儿童采访的项目,我们也采访了福利院的孩子们,他们会提出他们的想法,我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比如说农村一个13岁的女孩是时候,我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每天要洗这个锅,是喂牲口的一个锅,在有些地区是重男轻女,很多女孩有很多事情要做,她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她在晚上十点做完家务以后学习,她可能学不好,老师会说她笨,我们就把这种声音放在媒体上,让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看,这是他们的困难,怎么样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应该先看他们具体有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怎么样通过这个渠道更好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种改善最重要的他是一种主动的,不会说被动的。
过去比方说希望工程,我们很同情他们,给他们钱让他们上学,这很被动的过程,他们老觉得是一个被资助者,或者说可怜的孩子,其实他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比如说儿童上学,如果我们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是权利,学必须上,如果上不了,这是权利问题。让儿童认识这个权利,他在认识的这个水平提高自己的参与这都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 : 不光做儿童的工作,还要做成人的工作。
卜卫 : 联合国的儿童问题首脑问题,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口号,建立一个儿童适宜成长的世界,这就是所有国家,所有政府和成年人的责任,就是应该建立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世界。
王淑琪 : 我们杂志社的目的主要也是,我们希望通过孩子能够把全国的来自各个阶层和来自各个方面的孩子的声音能够收集到一起,大家一起学习,像CE的模式,设想给大众媒体看,这次我们邀请媒体的时候,包括新华社,包括新浪,邀请成人的媒体,来行使这个,这个是义务,让成人来听到儿童的声音。这个事情离不开大众媒体,以及全社会的支持。这次我们杂志社跟卜老师这方面,力量非常的微薄,一个常规的培训是25个,35个已经超了,这个会非常累。对于一个项目培训应该是5天时间,包括我们将来往贫困地区去,像残疾儿童和福利院的孩子,所以特别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企业、机构、媒体等等。
主持人 : 我还想问一下王帅,你现在的意识非常强,觉得你的声音要把大人听得到,在你这种意识逐渐越来越强的时候,有没有跟你父母他们的声音产生过冲突?
王帅 : 我觉得我非常的幸运,生在了一个思想很开放的家庭里面,我的爸爸总是说,来,儿子,聊聊你最近的新鲜事,你有什么想法跟爸爸说说,我反倒没有觉得,为什么他们总是自己说自己不理我,我反而觉得这个爸爸做的很称职,老是强迫我跟他说话,如果平均下来,中国的家庭是这样的话,CE的宗旨就达到了,所有的家长都听到我们的声音,但是现在是小众,但是我就是这个小众里的幸运者。
主持人 : 这个表达不是过分的要求你表达?
王帅 : 但是我觉得爸爸看过一些书要倾听儿童的声音,但是他为什么这样,最后怎么做,把我说的让他来思考,让他来理解我说的东西,这个我觉得是应该真正每个家长都要知道的,可以说是学习的吧。
主持人 : 也许父母并不是一个儿童工作者,但是他起码做到了尊重你的声音,尊重你他起码做到了,你感到很欣慰,可以参与一些儿童的事情。
王帅这么羞涩,我昨天在现场看他一点也不羞涩。
王淑琪 : 这个活动我得表扬一下,是很钦佩,我们在商量这个事怎么办,他们说我们来做,我们昨天晚上开会,他们说你们要听听我们的想法,本来是一个小时准备,最后是半个小时,他才14岁,其实昨天应该完全没有大人在操控什么,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王帅 : 对,我们是主导者。
主持人 : 我昨天看的时候,我觉得你们已经磨合了很长时间。
卜卫 : 昨天晚上十年告诉他们,你们要不要做这个,他们说要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 : 你们这帮孩子在同龄人当中性格比较活泼?
卜卫 : 每个孩子不一样,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特别开,有的孩子是家长觉得有意义就送来了,有的孩子特别的羞涩,我最高兴的最后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问的时候,很多孩子我看到一开始来了不打算发言的孩子,全都把手举的高高的,我特别的高兴,一开始我让孩子发言的时候,就是几个比较大的孩子发言。
王淑琪 : 包括聋哑儿童,同一天是他们老师鼓励他们发言的。
卜卫 : 最后他也不好意思说,我觉得实在太为难他了,老师就替他说了,最后两天他不断举手,不断要说,那天一开始我们开给孩子过生日PATRY的时候,他还教我们学了一些手语。
王帅 : 是我的好妈妈(手语比划),我们在现场学了很多的手语,那个气氛非常好,如果是我们同龄人在一起,学的非常快,是我们自己跟自己学,觉得很好。
卜卫 : 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 : 平常作为一个初中生,或者说小学生,可能没有很多的接触,你能接触同龄人当中各种各样的人,跟你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跟你的情形都不一样的人,我昨天看到的时候,觉得你们相处很融洽,觉得你们认识很久,你们三天应该相处很愉快,最后看照片的时候,你们都是非常高兴的状态。
王帅 : 是的。其实才两天半。
主持人 : 刚开始的时候有没有小孩子们觉得打不开,有生疏感?
王帅 : 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毕竟是孩子,把我们硬放在一起,我们绝对会打成一片,我们都是同龄人,都是孩子,没有像大人那样。第一天上了一课,自己学自己的,第二天就打成一片了,吃饭的时候一块聊天。那天完了事之后,我精力特别的充沛,觉得这个事特别好,我特别激动,最后约了几个孩子一起到篮球场打篮球了。
卜卫 : 这个主要是小组活动,分成七个组,一个组有一个大孩子做小领导,还有一个志愿者做大领导,这样分组活动,大家可以分享。反正我觉得团队活动是儿童成长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主持人 : 可能还是觉得三天的培训活动太短了,第一天有点距离,进入状况,逐渐的觉得特别的兴奋,特别短就结束了。
王帅 : 不过瘾,真的不过瘾。
主持人 : 你觉得除了这样的是属于好几方办的活动,你要是离开这个团体之后,在活动当中,你而被动还是主动参与一下类似的活动,或者说你找一些同学或者说你组织一下?
王帅 : 这个想法我也想过,我觉得国内虽然有像卜卫老师还有我们老大这种思想的人并不是特别多,这种活动也是非常的可以说不是特别多。但是如果仅仅靠我们孩子的力量,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觉得倾听孩子的声音是让大人来听,大人为什么要听,是因为大人有能力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果我们孩子都有能力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让我们让大人听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还是希望大人多多听听我们的声音,来为我们办一些我们的事情。
主持人 : 你周围像你父母这样的父母非常多,还是有很多父母没有听孩子的?
王帅 : 这样的父母并不是特别多,而且我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不如其他不想听孩子说话的父母,比如说我爸爸就管的太多了,我老爸可千万不要看这个访谈。
主持人 : 国外有一些专家做儿童问题也做了很多年,国内是不是特别多?
卜卫 : 咱们国内也有做儿童问题研究的,他们会做的可能会不一样的,当然你提的这些孩子,我发现有一个育民小学的孩子,第一天发言的时候,都是非常大的孩子,他是非常小的孩子,我也知道他是育民小学的,他们学校做的非常好,尊重孩子的一些教育,他们那个学校出来的孩子跟别的学校不一样,不在于经验和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有没有这个理念。
王淑琪 : 就是意识的问题。
卜卫 : 对。
主持人 : 对于我来说,这也是初次接触到,因为跟《动画世界》杂志接触到这个话题,那天去参加,看了这么一个氛围,我可以代表大多数的父母,不了解孩子,进入刚刚了解的一个阶段,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开始,其实还算是开始,这个活动进行下去总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包括就像父母在教育孩子当中,也许他有意识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但是也可能有很多的因素。
卜卫 : 对,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主持人 : 就像一些父母在网上说,刚开始这个理论到那儿了,觉得应该这样,应该这样,但是具体成长中的一些压力,要升学要怎么样,父母可能顾及不是那么多,但是这一代的父母,像王帅的父母,都比我们前一代,再前一代的父母意识要好得多,接下来把这个声音传递下去,在卜老师还有王老师的影响下来做这种事情的,所以我们希望做的更好。聊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请专家卜老师跟新浪的网友说几句话。
王淑琪 :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妈妈,这么多年来,应该说我的孩子比较幸运,在他开始有想法的时候,我开始受卜老师的影响。
卜卫 : 要听你的孩子说。
王淑琪 : 但是至少有一条,我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跟我说,妈妈我可以跟你谈谈吗?他有过什么问题的时候,我找卜老师,他知道自己有权利,如果我做的不够好,当然不至于那么严重。但是我对父母说,将来你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孩子说妈妈或者是爸爸可以跟你谈谈吗,如果有这么一天,说明这个父母非常有福气,这个父母就做的非常成功。
主持人 : 刚开始要倾听,到最后每一个父母真的找到尊重他的方式来解决就是比较好的。
王淑琪 : 只有他愿意倾听,孩子才愿意跟他交流,我希望所有的家庭都有这样的机会孩子跟他说我可以跟你谈谈吗,我觉得这样特别好。
王帅 : 听听我的声音可以吗?
卜卫 : 可以。
王帅 : 刚才我们主编从家长的角度说了一下,我想从我们的角度,我想现在的儿童网友也特别多,我现在想跟他们说,不要去怕跟大人说会带来什么,因为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他们是为你好,而且我觉得他们也是从那里走过来的,并不是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父母,天生这么严谨,他们小时候也有我们天真烂漫的时候,只要我们用言语打动他们,我想我们之间可以成为朋友,就像我跟我爸那样的。而且我有什么新鲜的想法,他们都会支持,比如我想办一个网站,我现在就有自己的网站了。我的网站的网址是www.pc116.net,pc是电脑,116是1月16号出生的。
主持人 : 生日都公布出去了,我回去看,肯定有非常多的网友看。
王帅 : 那希望明年的1月16号的时候,希望网友们可以给我来一个生日PATRY。
卜卫 : 我知道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能在一开始,包括父母年轻的时候,可能没受到过相应的这样的教育,包括这样的理念,因为这也是整个的时代进步的结果,所以我觉得父母都还可以从现在开始来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我想举一个例子,孩子的每一句话其实都非常的重要,有的孩子在学校有了挫折,或者说有的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知道有的孩子被人抢劫,在学校里,他鼓足了勇气跟父母说,但是父母不在乎,父母觉得这不是问题,还有的农村小孩子,他比如说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欺负,包括女孩子受到了强暴,他也鼓足了勇气跟父母说,父母不相信,父母不相信孩子,这些很多的孩子生活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之中,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成绩下降了,或者说孩子有问题了,父母特别的后悔当初没有听孩子的话,这是一个教训,要知道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是很重要的,我也愿意和父母一起来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
主持人 : 您讲的非常好,我们今天的聊天就进行到这儿,以后我们有机会再就这个CE这个话题做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探讨。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