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中心小学六(1)班 赵明
辅导老师:汪志平
听说学校操场上的一排水杉树上有树洞,我让李晨带我去看个明白。可是,却意外地发现了水杉树下许多悬在空中的小虫子。我和李晨把这件事反映给了汪老师。汪老师对我们说:“既然你们有兴趣,那就去仔细地观察观察吧,有什么困难再来找我!” 我们高兴地点点头。
第二天,我和李晨早上六点多就赶到学校进行观察。没想到“吊吊虫”多得让我们吃惊,不但水杉树树底下有许多用丝悬着的“吊吊虫”,在水杉树附近的石凳、石桌、地面以及教室墙壁上也到处都是。我和李晨捉了几只“吊吊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吊吊虫”并不是直接裸露在外面,它的身上背着一个灰色的袋囊,只露出头部和身体的一小部分。用镊子小心地将袋囊撕开,就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发现,它的身体呈棕灰色,头部的颜色更深,呈暗黑色,身体紧靠头部的地方有三对带钩的小爪子,身体的后半部分是一个小黑块,末端有个“吸盘”状的东西。在观察中,我们还发现有大量“吊吊虫”的几棵水杉树的叶子已全部枯黄,和周围的水杉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对水杉树危害很大的害虫。
这究竟是什么动物呢?为了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汪老师带着我们上网查找资料。经过查找,证实了我们的想法。
原来“吊吊虫”的学名叫蓑蛾,它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内越冬,来年5月中旬,雄蛾化蛹,5月下旬羽化,飞到雌蛾袋上与雌蛾交配,由于雌蛾无翅,交配后即产卵在袋中,至6月下旬幼虫从袋内孵化爬出,取食叶肉,并开始吐丝做袋,随着虫龄的增长,尤其到了八九月份,老熟幼虫食量大,危害严重。我们观察的时间正好处于九月中下旬,观察的蓑蛾正处于老熟幼虫阶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