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首个“成童礼”近日在洪山区英格中学举行,200余名学生像古人一样,向家长代表和老师鞠躬、作揖,说感激的话。现场一些家长很激动,不过这一程序繁琐的礼仪引起了争议。
“成童礼”的倡导者和主持人,是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申自强。他说,“成童礼”源于周朝,士大夫、天子、诸侯都会为自己13岁的儿女行此类仪式,表示孩子告别了童年,踏入少年时期。
“成童礼”上,主持人诵完一段教育孩子感恩的讲辞后,让他们在座位上两手相迭做“双手附心”动作,再高揖与额齐,向父母代表躬身行礼。坐在台前的父母也要“双手附心”,回“推让礼”。此后学生以同样程序向老师行礼。
有的孩子当场流下眼泪,有的孩子则感到有点别扭,一名女生说:“这是古人行的礼,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
一家长认为,感恩教育有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复古的礼仪,现代生活节奏这么快,像古人那样行礼有点形式主义。
申自强是倡议“汉服为北京奥运礼仪服装”的百名学者之一,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孔子儒学的研究和兴礼实践,迄今已在全国一些中小学主持数场“成童礼”、“进学礼”等。
申自强说:“当场流泪的孩子有所触动,但不会有大的变化,礼仪是个配套工程。”
倒是有的家长在“成童礼”后开始“检讨”自己。与妻子一起开酒店的陈显林告诉记者,他们忙得很少和儿子聊天,对他又太溺爱,致使他非常自我,不知道报恩,“以后再怎么忙,我也要经常找机会和他谈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认为,盲目复古不是尊重传统文化而是嘲讽,是文明的倒退,因为任何礼仪都是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