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上课,不用穿校服,但是有蛋糕,还有生日歌。昨天,滨江一小二(1)班的孩子们过得有点特别,因为他们集体过了一回生日。今后,每年的9月24日都会成为他们班的班庆日。老师说,集体过生日是为了避免攀比浪费。
不过,当老师与孩子们约定不再单独过生日时,有些孩子不干了,毕竟他们还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而部分家长也认为,只要生日过得有意义,不浪费,与集体生日并不冲突。
集体生日既热闹又节俭
孩子们过一次生日到底要花多少钱?班主任丁霞在班里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让她有些吃惊。班上27个小朋友,90%的孩子每年过生日,将近20人一次生日要花200元至500元,还有个别的要花上千元,最多的一个孩子甚至花了好几千元。粗粗一统计,班上27个孩子一年的生日花费总共要一万多元。
“现在的孩子觉得过生日很应该,在这一天向家长提要求买这买那,孩子之间也不可避免存在攀比现象。究竟该如何让他们过个有意义的生日?”一个想法在丁霞脑子里萌生,何不让27个孩子一起来过了个生日,减少费用,杜绝攀比。“班庆日”就此诞生。
昨天,二(1)班教室里热闹非凡,一个大蛋糕加上漂亮的气球,家长和老师还一起出资买了小礼物,小朋友一人一个米奇的笔袋,还有彩色橡皮泥,外加月饼,所有的费用才800元。
大家一起唱着生日歌,一起吃蛋糕,小家伙们都说:“热闹,开心,比一个人过生日快乐多了。”
杜绝攀比并不是不过生日
过完集体生日后,丁霞想和孩子们约定“不再单独过生日”,结果只有13个孩子支持,其他的孩子还是想再过一次生日。
“我想买个小蛋糕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我想再有件学习用品做生日礼物。”不过他们都承诺,会过一个最简单的生日。
现场参与活动的一些家长大多也是这样的想法。“活动很好,很热闹,小家伙很开心。”葛婧妈妈说,她已经和女儿说好,11月份的生日不再单独过,可她也坦言,小家伙很想要个洋娃娃做生日礼物,所以,礼物她可能还是会送。
刘良策的妈妈发现孩子有攀比的倾向,有时候参加同学生日回来,老爱说蛋糕有多大,礼物有多好。“这次的活动简洁又热闹,没有攀比,很棒。”刘妈妈认为,关键是老师和家长要一起引导孩子,倒并不是非得不过单独的生日。所以,到了儿子生日,她还是会给他过,但一定是简简单单。
欢迎提供过生日“妙招”
记者随后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获得的观点大致相同:孩子的生日其实就是一个“家庭节日”,一年一次,是件开心的事儿,还是要过。
“一个小小的蛋糕,一份有意义的礼物,都是很需要的。”家长们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度,不能铺张浪费,不鼓励孩子间互相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