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奥运会上的体育明星都非常年轻,在体操、跳水等运动中“90后”比比皆是。当年的跳水皇后伏明霞第一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时才13岁,以至于后来奥组委不得不规定必须超过14岁才能参赛,可见体育天赋从很小就初露峥嵘。
是不是越早开发孩子的体育潜能越好?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如何为孩子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什么样的孩子才应该当作“未来冠军”培养?
不同年龄参加不同锻炼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长发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定锻炼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孩子身体条件对锻炼内容的承受能力。小学生可以着重进行一些灵巧性的训练,如乒乓球、跳绳等,中学生则可以多进行一些耐力和力量训练,如长跑、俯卧撑等。
6岁以下:
锻炼身体的灵活性,促进肌肉发育,同时收到日光浴、空气浴的效果。此时身体发育极不成熟,应选择游戏性项目,如玩木马、骑小车、玩皮球等,通过玩具和游戏达到锻炼目的。
6-10岁:
到达正式参加体育活动的年龄,选择能够增强身体平衡性、灵敏性的项目,如游泳、体操、滑冰、滑雪、骑自行车、球类等项目。较小的孩子可以练习自由操,稍大一些再练习器械操,这些练习可以最大限度发展身体的柔软性、灵活性和行动的准确性。
游泳可以使全身肌肉发育有力、动作协调一致,增大肺活量,增进循环,促进消化。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有助增强耐力、灵敏、速度等功能,还能扩展胸部拉长肌肉,更好地支持脊柱,使身体匀称健美,希望孩子长高的家长可以适当增加球类运动。
10-12岁:
10岁以上的不论男孩女孩都应适度参加田径运动,包括跑跳和投掷。经常参加这些活动的人,特别是女孩子,往往是胸挺、背直、双腿匀称有力、腹部平软、体型健美。
短跑、跳高、跳远等跑跳运动,可以有效训练身体灵敏性和速度,促进机体的反射活动,扩展胸廓,健康神经,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培养健美体型。投掷活动可使肌肉有规律地放松和紧张,并训练出投出敏捷、抓住稳妥有力、动作协调一致的本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冠军苗子”?
是不是显示出“有运动细胞”的孩子,都能向职业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方向培养呢?每个父母看自己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最棒的,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具备“冠军潜质”,如何决定是否“冒险”让孩子选择体育成才之路?
首先当然要在体育运动方面显示出过人天赋。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表现出以下这些缺陷,家长应慎重考虑:
比别人易疲劳、轻微贫血、感觉不到的大脑思路不清晰、轻微的头痛头晕、轻微心衰、感觉不到的痉挛抽搐(射击运动员尤其需要检查这个项目);
察觉不到的四肢麻痹或者说四肢不够灵活(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员需要注意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