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站在学校教学楼上面,可以看到成片分布的猪舍。
一边是在校生达六百人的小学,一边是臭气熏天的猪舍,二者相距只有五六十米。昨日(12月29日),刘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同安区洪塘头小学周围猪舍成片,臭气常常飘入校园。“我孩子刚上一年级,成天闻着猪粪味上课,哪受得了?”
“老师闻着都头晕”
提起从猪舍飘入校园的臭味,洪塘头小学的郑校长有些无奈,说“闻久了,也就习惯了”。
郑校长说,气味最难闻的时候是夏天的早上或者雨过天晴。“别说孩子了,我们老师闻着都头晕。”
学校位于洪塘头社区刘山社,一位姓朱的老师说,整个洪塘头就数刘山社的养猪户最多。站在学校的教学楼上看出去,可以看到成片分布的猪舍,规模不小。最近的六间猪舍,和学校操场的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多米。
“好臭,上课都要捂鼻子!”六年级的女生小黄一见到记者就抱怨。同班的几名男生笑她“娇气”,说:“一年级到现在闻了六年,都习惯啦。”
道路两侧都是成堆猪粪
记者从洪塘头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刘山社共200多户居民,80%以上有养猪,许多人已经养了20多年。
走入刘山社,几乎每隔十几米,就能在路边看到几间猪舍,道路两侧随处可见成堆的猪粪,臭气熏天。
在一间饲料仓库旁,正忙着装运的小郑告诉记者,他家养了两百多头猪,“算是很少了”。刘山社最大的几家养猪户,都有两三千头猪。
“到处都这么臭,不会受不了?”记者问。小郑回答:“这有什么,农村就是这样嘛。”
修建化粪池没能落实
“早年这里荒地多,又有一家很大的饲料厂,大家就都养起猪来了。”洪塘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老林说,现在居民的养猪模式,和上世纪80年代没什么变化,早就达不到环保要求了。
老林说,两年前市教育局到洪塘头小学检查工作时,就指出了猪舍污染的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对此也很重视,考虑过修建化粪池,但最终没能落实。
“猪舍非常零散,范围又大,改造起来成本很高。”老林说,现在刘山社一带区域已被纳入环东海域工业区的规划,借着工业区的开发,猪舍污染的问题也许有希望在近年解决。(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