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锐童话:卖伞和卖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21:55  《略知一二》 

 

   作者:周锐

  在参加魔法大会期间,蜀国的诸葛亮和张飞有机会在东道国魏国走走看看。

  这天,他俩正在路上走着,忽然下起雨来,黄豆大的雨点把他们的衣服打湿了。

  张飞嘟囔道:“怎么会有这种事!”

  诸葛亮说:“三将军,我知道你在心里嘀咕。”

  “您知道我嘀咕什么了?”

  “你在想,诸葛先生号称熟知天文地理,可今天要下这场雨他就没算到——你是不是这样想的?”

  张飞安慰诸葛亮道:“您虽然没算到下雨的事,可您算到了我想什么,已经够了不起的啦,您不必懊丧。”

  诸葛亮还想说什么,这时一把雨伞在他俩头顶撑开。

  “你是——?”诸葛亮回头问。

  那人回答:“我是卖伞的。你们需要两把伞,至少一把。”

  张飞说:“我们买一把吧,两人合着用。”

  “不,”诸葛亮说,“我们不买伞。我们就在路边屋檐下躲躲雨,等雨停了再走。”

  卖伞人劝说道:“还是买把伞方便,我的伞不贵,肯定是魏国最低价。”

  张飞也劝诸葛亮:“先生,有了伞就不耽误我们走路了。这伞我来请客吧,不用您掏钱。”

  “不,”诸葛亮说,“这雨很快就会停止,我们没有必要买伞。”

  卖伞人冷笑道:“只怕你们等到晚上,雨也不会停。”

  “好,那就等等看吧。”

  张飞只好陪着固执的诸葛亮站在路边躲雨。

  卖伞人坐在一把大伞下面卖他的伞。

  雨继续下着,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又一个没带伞的行人狼狈地跑了过来……他买了一把伞为自己遮雨,这才不那么狼狈了。

  张飞说:“先生,如果雨不停,我们真要等到晚上吗?”

  诸葛亮说:“三将军少安毋躁。我们站在这里不是纯粹躲雨,也是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呢。”

  张飞便请教:“您观察到什么了?”

  诸葛亮反问道:“三将军,你说这个卖伞的人是在为大家服务呢,还是在制造麻烦?”

  张飞说:“他可以算是为大家服务吧,虽然这种服务是有偿的。我看不出他制造了什么麻烦。”

  诸葛亮说:“他为了卖掉他的伞,使用了降雨术。”

  天真的张飞目瞪口呆了:“这怎么会?怎么可能?”

  诸葛亮说:“刚才出门前我算了算,按照自然因素,我们经过的区域不可能有雨的,除非——”

  “除非出现人为因素?”

  “对。”

  诸葛亮指一指路上,提醒张飞注意——又一位无伞行人走来。这人走近卖伞处时,犹豫地看了看天。

  张飞猜测:“这人指望雨会小下来,停下来,他就可以不买伞了。”

  “但卖伞人会努力加强这位行人买伞的决心。”诸葛亮说。

  “他怎样努力呢?”

  张飞正在不解,忽见雨势陡然增强,那行人立刻拿定主意,掏钱买了伞。

  张飞问:“卖伞人是怎样让老天下雨的呢?”

  诸葛亮说:“他很可能是使用一种家族秘传的降雨法。他们用红色生姜汁把神秘、复杂的符号写在槐树叶上,然后咀嚼树叶,雨就来了。他们以咀嚼的轻重缓急来控制雨势。”

  “这么说,这人的老祖宗就是卖伞的?”

  “他的祖先可能是一位为老百姓求雨的巫师。后来巫师的子孙去各行各业发展,其中一个分支就卖起伞来了吧。”

  “比起祖先,这样的后代不大光彩呢。”

  诸葛亮摇了两下鹅毛扇,摇出一个主意来:“这人摆摊卖伞,我们也摆一个摊吧。”

  张飞问:“我们卖什么?”

  “你说我们可以卖什么?”

  张飞想不出可以卖什么。

  诸葛亮就吩咐张飞向旁边店铺借来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杯子。

  那个卖伞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当他分了神,暂停了咀嚼,雨水就变得断断续续。

  诸葛亮双手举起杯子,不慌不忙接着雨水……

  张飞站在一旁,虽然疑惑却不敢出声。

  诸葛亮接了半杯雨水,闭着眼睛“咕嘟咕嘟”慢慢饮下。

  当诸葛亮饮尽最后一滴雨水,雨停了。

  卖伞人一惊。他拼命咀嚼那团树叶的渣渣,但这办法完全失灵了。天空由灰转蓝,开始艳阳普照。

  诸葛亮又让张飞找来纸和笔。

  诸葛亮在纸上竖着写了两个大字,写好了由张飞擎在胸前。

  卖伞人一看,那两个字是——

  卖雨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略知一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