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少儿 > 阅读 >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 正文
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时,知冷知热,知痛知饿,他能感觉到“我”,但却不能思考到“我”,也不会说“我”。
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时,知冷知热,知痛知饿。他能感觉到“我”,但却不能思考到“我”,也不会说“我”。
等他长大一点,他一直听见大人们对他说“宝宝要吃饭了”,“宝宝要睡觉了”,他还以为他就叫“宝宝”呢!他就是“宝宝”,“宝宝”就是他一个。然而他却听见妈妈说:“我要给你洗澡了。”听见奶奶说:“我要给你喂饭了。”又听见爸爸说:“我要带你出去玩了。”他可能哪一天心里会产生疑问:怎么那么多人是“我”?究竟谁是“我”?
或许有一天他说出了这一疑问,然后他妈妈告诉他:“傻孩子,你也是‘我’啊!宝宝也是‘我’。现在是妈妈对宝宝说话,妈妈是‘我’,宝宝是‘你’;而当宝宝对妈妈说话时,宝宝就是‘我’,妈妈却变成了‘你’了。”
宝宝可能一下子还是不很明白这些绕口的道理,认识“我”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反复体会的过程,但他终究会明白的。
而当他第一次明白“宝宝”就是“我”、“我”就是“宝宝”,而开始说出“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时,他才不仅感觉到我,也思考到我,“我”字在他那里开始言说,他真正成为一个自我意识到的全体,成为一个面对他人的行为主体。
一个人生下来并不会立即得到可言说的“我”,而在死亡时却会立刻失去可言说的“我”。他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能说“我”,他一死,人们只会说“他”,说“×××”,大概只有很少几个人仍会在心里默默地与他对话,对他以“你”相称,至于自我言说的“我”,却是永远与他无缘了。
然而,一个知道自己说“我”的孩子当然也会知道:别人也可以如此说“我”,他的爸爸、妈妈都在说“我……”,他见到的年纪相仿的孩子也在口齿不清地说“我……”。他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只有我这一个“我”的世界,而是一个有许多个“我”的世界。这世界是一个所有人都互为主体、因而也互为客体的世界,是一个每一个人都与他人共存的世界。
甚至于,随着一个人的长大,就业、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我”就越来越多地由他人所规定,由社会所规定,由他生前就已存在的风俗和文化所规定,直到“我”成为一个社会角色和人生功能的牢固集合体。“我”就是我的各种社会身份、我的各种生活功能的集合。
这个坚硬的“我”却可能有几许消融的时刻,一刹那间,看来很结实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外在的规定都消失了,“我”一下子又什么都不是,“我”又回到了最初那个我。这时,最初的那个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谁是我?或者,我是谁?
这样一些时刻就是哲学上自我反省的时刻。在这时候,问题的实质当然已经不再是谁可以称“我”的问题,而是“我”是什么,乃至于“我”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