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生网语作文“考”倒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08:58  舜网-都市女报 

  “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日前,一名小学老师在某育儿论坛发帖:最近看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语。她感叹:“真不知是我考学生还是学生在考我。”汹涌而至的网络语言出现在作文中,让不少老师和家长犯了愁。

  看作文好像在猜谜

  小学语文老师吴老师说,在一些作文中,有的常用语都被“网络化”了。比如提意见叫“拍砖”,喜欢叫“稀饭”,看不懂叫“我晕”等。她说:“批改作文就像在猜谜,有的词汇根本看不懂。”

  学生作文中引用的网络语,可分为几大类:有数字或字母简称,比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U”意为“加油”;有比喻,如“腹黑”代表表里不一的人;还有一些流行新语,如“打酱油”,意思是“不关我事,不予评论”。

  不久前,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某省赛区,150万篇参赛作品中,有至少三分之一在作文中使用了诸如“努力ing”等网络语,结果全被“刷下”。评委说,并非排斥网络语言,但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实在让人读不下去。

  写作为何偏爱网络语

  让家长和老师一头雾水的网络语,在许多学生看来却非常有吸引力。上小学五年级的小严说,和同学网上聊天、书信往来,都会用这类语言,交流起来非常轻松,“形式很新颖,为啥就不能用在作文中呢?”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自然成为一种沟通方式,不懂网络语反而会被同龄人认为落后、‘不酷’。”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毛世桢教授则表示,网络论坛、网上一对一聊天、书信交流等不同语境,就好像不同的“通讯信道”,可以有各自不同的“通讯语言”。日常交流或者写作文使用网络语,就好比各个“信道”间“串了信号”,因此会被老师认为进入一种非正常轨道。

  需要“拯救作文”吗

  有专家认为,网络语写进作文,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甚至有老师直呼“拯救作文”。担任小学校长多年的吴蓉瑾说,“作文讲究的是文学味,掺进了网络语言的文章则会失其雅致,而过于简单的数字化表达,则将中国文字丰富的涵义偏废了。”

  于海教授则认为,网络语顾名思义“网上流行”,起源于网络,传播于网络,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小众语言”,使用频率不会太广泛。

  网络语的形成一般是创造一个新词,或改变一种说法,它不会超越日常语言控制力,也不会改变日常生活话语系统。因此,不用担心网络语会撼动传统作文的地位。“网络语写进作文,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表现。随着学生成长到成人群体,他们自然而然会脱离‘作文网络圈’”。

  语文专家同时指出,作文与其他作业相比,更具规范性和标准性。学生应该有“规则观”,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最好不要随意使用网络语言,尤其是太出格的网络语。 文/彭薇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