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彩”火爆 有学生不吃午饭也要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1日 08: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昨天中午12时许,广州天寿路天泽中学下课铃响起,数百名学生们蜂拥而出。离学校不到200米远的两间士多,被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记者观察发现,士多里的学生大多都围着一盒盒的抽奖券,买彩后都是现揭现兑。为了买彩,有孩子甚至把午饭钱也省了下来。

  卖彩券,老板小心翼翼

  昨天中午,记者挤进了天泽中学旁卖抽奖彩券的士多,很多刚放学的学生聚在这里“碰运气”。很多孩子在揭开抽奖彩券时都很失望地长叹气,也有少数幸运儿则兴奋地喊着:“老板,中了!10块钱!”

  在旁边一家叫“中信士多店”的店铺里,记者发现也是人满为患,不用说,也是冲着抽奖券去的。然而,当记者问女老板有没有卖抽奖彩券时,她却面无表情地说:“没有。”但她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拿着撕开的彩券直呼:“中奖了,1元钱。”

  女老板见面孔生疏的记者忽然到访,警惕性增高,劈头便问:“你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事?”她还不断催着一群忙着要抽奖的学生赶快回家,而付了钱的学生依旧满怀激动地在抽奖。女老板见记者不走,也无心理会生意,直把学生往外赶。“有生意都不做啊。”学生对老板的反应很诧异。

  买彩券,学生多打水漂

  三五成群的学生中,有两个人中了10元钱,一人中了5元钱。记者问其中奖机会大不大,他们直呼很低。

  “都不知道给老板多少钱了,中奖机会很低的,大奖根本没有。今天中10元钱,昨天我可是亏了20多元呢。”天泽中学的林同学说。据悉,学生中的都是几块钱的小奖,从没见人中过大奖。林同学表示,他平均每天花三四元来买彩券。

  据了解,这里的彩券分两种,一种0.5元一张,一种是1元一张,越贵的彩券中奖奖金也越多。彩券正面印着百元大钞的图案,撕开图案便会有相关金额的人民币图案,如果该图案上写着“真的”,就可以兑换同等金额的奖金。彩券的反面都印着“揭开即中奖”、“一揭大惊喜”等宣传口号,游戏规则写着:“100元、50元、20元、10元由厂家支付,5元、3元、2元、1元、五角由零售商支付。现场兑奖,离开无效。”

  “无论初中或是高中都有学生买。”除了这所学校,住在附近的小孩或在附近读书的小学生,很多都是“小彩民”。接孩子放学的张姨无奈地表示,自己家的小孩上小学三年级,有时宁愿不吃中饭,也要留着钱来抽奖,怎么教也不听。

  批发商:学生彩利润高

  记者打听到,天平架批发市场可批发这类抽奖彩券。在某批发儿童玩具杂物的商铺,老板拿出一盒盒花花绿绿的彩券,一盒名为“一揭有奖”的彩券中,共有142张,每盒仅售2元。学生彩券款式多样,如果设计了不止一个开奖区域的,价格也只贵1元,但一盒有163张。记者发现,无论是哪种款式的彩券,盒子上均没有厂家的地址或者联系方式。

  有老板透露,这些彩券根本不可能中出所谓的大奖,就算单独放出来的大奖也只有5元。记者以2元的价格买了一盒“一揭有奖”,并逐一揭开统计,结果发现:在142张彩券中,中奖的有70张,但绝大多数是5角钱的末等奖,中1元、2元、5元金额的分别有8张、4张以及2张,整盒的中奖金额为54元,而销售额按一张5角计算则为71元,一盒的利润高达15元。老板还传授了诀窍,如果想获取更多的盈利,只需将盒子最上方的两张5元奖的彩券取出,一盒彩券利润可从15元增加到25元。

  中奖面广,自然吸引学生购买,生意很好。这位老板表示,不同种类的抽奖彩券赚的钱也不一样,好卖的一盒能赚10多元,有些学生花十几块钱买彩,一天能卖三四盒。

  向未成年人售彩 最高可罚一万元

  2009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彩票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务院特许发行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未经国务院特许,禁止发行其他彩票。彩票代销者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的,由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006年,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六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制止彩票入侵校园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彩票销售网点严格遵守“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的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彩票投注站,如果站点违规向青少年学生出售彩票,财政部门必须严肃查处。

  孩子博彩成瘾 极易心理畸形

  -专家说法

  广州市青少年儿童心理辅导专家刘一黎认为,博彩心理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只要有一人曾经通过博彩获奖金回报,那么就会产生联想机制,产生博彩期待心理。只要能简单获利,就能满足这种期待心理,博彩成瘾。

  商家正是研究了少年儿童以小博大、满足预期盈利的心理,在形式、内容、节奏和时间上进行彩票设计,以赚取孩子零花钱为目的。刘一黎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未完善,个体人格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好奇心理接触学生彩票,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甚至一夜暴富的不健康心理,极易造成心理畸形发展。

  堵不如疏。刘一黎建议,除了在法律法规上健全学生买彩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该针对目前学生买彩这一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设计合法的学生彩票,中奖的内容可以调整为公益慈善性质,奖金不是金钱,而是相关的公益服务方面的精神奖励,调整学生的博彩心态。

  简单的童心被卖彩票者利用了

  -记者手记

  有需求就有市场,“学生彩”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是有学生帮衬。学生花的是父母的钱,往往不会珍惜,如果刮彩中了奖,会有些许“成就感”。

  “刚开始想着有奖可中就买了,但是却不见中奖,钱越花越多,慢慢地就想着中奖能赢回点钱。”从期盼中奖到赢钱补回花销,这些学生逐渐套在了这个抽彩券的游戏里。“有时候,看见别人中了大奖,自己心里也痒痒的,就跟着买了。”不少学生禁不住同学中奖的诱惑加入了抽彩券的行列,但是好运气却没有降临在他身上,中过最大的奖也不过5元钱。

  每当有学生中奖时,都会引来阵阵轰动,尤其是在“揭彩”那一刻,小彩民那种聚精会神的眼神,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沉迷其中的兴奋,这种中奖的冲动进一步刺激着别的孩子掏钱购买。记者发现,基本上每一个中奖的学生都不会要求兑换奖金,而老板也会在一旁怂恿孩子们继续抽下去。可是所谓的100元、50元的大奖却始终未能出现,直到身上的零用钱花光后,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抽奖就有钱,多好啊。”才读小学一年级的一位学生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赢奖金,而对于每天花了多少钱用于买彩券自己并不在意,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对于他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