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手机总是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有政协委员建议: 手机进校园得立法禁止
现在中小学生打手机很常见
在学校内打固定电话也很方便
“我觉得现在手机进校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学校问题了,一个班里至少3/5的学生都拿着手机进了课堂,你看着他好像在听课,其实他的手在桌底下玩QQ、打游戏……从今年初的济南市两会上,我就提提案,建议应该立法禁止 手机进校园。”昨天,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实验初中班主任韩晗老师告诉记者,日前他收到了有关部门对这个提案的答复,但他觉得教育部门“仅靠单纯禁止未必是一个好办法”的答复有点简单。
多数学校禁止学生
在校期间带手机
济南市教育局答复,手机在给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上课期间手机响铃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使用手机在上课等时间发短信、玩游戏等,影响学生的听课。据网络调查统计,有71.66%的网民认为“手机太影响学生学习”,所以目前济南多数学校把禁止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手机作为一条校纪校规。
“实际中,我们也经常接到家长投诉,认为学校不应没收学生的手机,剥夺学生的自由,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主持公道。”济南市教育局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学生携 带 手机进校园作出明确规定。有的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但限定开机的时间,如只允许学生在中午时间或晚上特定的时间段开机。“对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问题,各学校还应从正面给予引导,疏堵结合。”
可否出台政策
引导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
韩晗老师认为教育部门的这个答复感觉有点不痛不痒,他说作为老师,没有禁止学生带手机的权利,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监管部门,应该出台一定政策 引导学生不 带 手机进校园。“我觉得这个答复欠缺对该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对济南市政府法制办的答复比较认同,他们说会组织相关部门就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根据调研结果适时提请市人大修改或者制定相关法规,并视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韩晗老师说, 手机进校园确实成了明显的学校问题,如果不提这个问题只会让它越演越烈。尽管目前济南市很多寄宿制学校明确学生不能 带 手机进校园,但由于缺乏法规的指导,实际上不利于学校的管理。韩晗老师说,从长远考虑,还是应该立法禁止 手机进校园。
拿手机就是让家长放心
“我是初三才跟我妈要的手机,那时候我们班上加上我也只有2个学生没有手机了。”省城高三毕业生小杨告诉记者,他非常支持 手机进校园,“这有什么不好?放学给妈妈打个电话,妈妈知道我在外面吃完了饭,安全到了校园。”
“校园里确实有公共电话,但是买卡打电话容易丢,不如带着手机方便。”小杨说,他带手机去上学,基本上进校园就关机,放学后才用,上课时不使用。
孩子带着手机
方便联系家长
昨日,记者针对中小学学生携 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采访了部分市民,省城市民高女士表示,“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有条件让孩子拥有手机,而且 孩子带着手机,与家长可以随时联系,省却了家长的担心,从这方面看让学生带手机,更多的是带来了方便。”
高女士讲述了自己孩子的经历,“我孩子在高一的时候让我给他买一个手机,我当时是不赞成的,但是孩子的理由是现在班里仅剩下三个人没有手机了,而且不少家长都利用中午和孩子联系一下,中午在哪里吃饭,下午放学的时候到哪里?我当时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的,也就给孩子配了一个手机。”
带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
“我们学校在对待 手机进校园问题上,一贯采取严厉措施:不允许,你想想学生为什么把手机带进校园?除了攀比就是想玩。”某寄宿制学校小刘告诉记者,他认为 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应该是严格禁止的。
“不管是走读学校还是寄宿制学校,学校里都有公共电话可以用,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和家长方便联系,而把手机带进校园,我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学校里的公共电话也可以很方便的与家长联系啊!”小刘说。
“其实一些学生把手机带进学校,有一部分是家长不知道,还有很多是家长支持他们拿。你就是立了法,我们都是未成年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啊?我觉得在这件事上还是应以劝说为主。”
上课玩手机可
先警告后记过
市民魏女士则认为,对于孩子拥有手机,关键是看孩子怎么利用,毕竟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假如上课与同学发短信,既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同时还影响了学习成绩,从这方面看,学生拥有手机不是件好事。
“对于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这种行为可以列入校规校纪,查到一次上课玩手机或者扰乱其他同学,就处以警告处分,再犯就处以记过处分,这样就可以遏制孩子在上课时玩手机,同时也不禁止孩子 带 手机进校园。”
目睹近30名同学同时手机聊天
不少学生对如何合理用手机把握不准
“我的手机是妈妈硬塞给我的,她认为我会不安全什么的,其实我家离学校就3分钟自行车的路程。”省城初三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他觉得带手机太麻烦,“特别是短信我特讨厌……”
小马说,平时带手机进校园,他基本是关机状态,如果放了学真正需要和家长联系的时候再开机。“那就是正当利用资源了,要是上课的时候开,在学校里肯定会三心二意。”小马告诉记者,只要带着手机进了校园,同学们聊天就会情不自禁,“我最多一次看到二十七八个同学同时在线聊天,我感觉老师头疼手机问题是对的,因为同学们在用手机这方面上,总是把握得不恰当。”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学校里有手机很方便。上次我在学校骨折的时候,要是当时自己带着手机,我就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了,结果我还得找老师、找校医,下午妈妈才知道的,来了学校,从这点上看,手机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好,就看怎么用了。”
带手机进校
要疏堵结合
单纯禁止未必是好办法
对于禁止中小学生携 带 手机进校园应立法的问题,济南市教育局表示,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在给学生以及家长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济南市教育局认为,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对于学生带手机上学问题,学校、家长、学生应该探讨出一套更为合理、人性化管理办法,仅靠单纯禁止未必是一个好办法。各学校还应从正面给予引导,疏堵结合,正确处理好学生携 带 手机进校园的矛盾。
将适时修改
或者制定法规
将进行调研、论证
对于学生携 带 手机进校园立法问题,法制办认为,一方面,手机能够使学生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状况,而另一方面,有害信息借机传播等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济南市为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有力肃清了手机信息网络,保护了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然而网络环境净化只是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个方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措施仍待完善。
法制办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国家和省有关动态,组织相关部门就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根据调研结果适时提请市人大修改或者制定相关法规,并视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更好地保护济南市中小学生权益、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手机进校园
有5大负面影响
学生配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其产生的许多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1、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的影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2、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内,一些学生利用手机在上课、自习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等,既影响了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3、容易使学生受不良信息的污染。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2009年12月底公布了在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之前,曾对数百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知道手机网站上有淫秽色情信息的占83%。
4、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用手机作弊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在中小学内发生。
5、易形成学生在手机消费问题上的攀比心理。因为手机型号不断翻新,学生之间攀比心理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