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个词儿——情绪“中暑”,被一些人常挂着嘴边。原因是在炎炎夏日、烈日高照,气温骤然升高而可能出现情绪与心理上负性表现。眼下,学校正是放暑假时期。家长以为长长的一、二个月的假期,完全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休养和调整。谁知,有的孩子就是高兴不起来。原来,由于气温的影响,孩子的睡眠、饮食、环境和繁重的学业要求,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程度不同地出现下述情况:或情绪低落、抑郁、或烦躁不安、焦虑、或动不动易怒上火,以致做不好任何事情,连睡觉、吃饭也出现了问题,家长以为这就是心理上出现了“中暑”现象(也称情绪“中暑”)。
杭州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所专家指出,天热与心理上出现问题,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只能说在夏天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可能多了一些。生理上的中暑,有药可治,而情绪或心理上出现问题或老百姓所说的情绪“中暑”,则需要多方面的调理和疏导。如何进行呢?今天,该中心精神卫生所所长曹日芳就暑假中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个案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1:烦躁
案例:刚上一年级的小强,好不容易昐来了暑假,本想与几个铁“哥们”好好地玩一下。谁知,他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他在暑假里报了好几个学习兴趣班,英语班、钢琴班、画画班……。从放暑假的第一天起,每天要在35℃以上的高温下,跑东跑西,川流不息地赶着上课,还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他。每天早上,看到好朋友在窗口下等他去玩的神色,他感到异常的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兴趣班里,他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时间一长还生了病,有时午后还发烧呢!应对策略:家长应该明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她)们的想象力。如果一到上学的年龄,就断然剥夺孩子所有玩的时间,用他不太感兴趣的知识来全部占据,有可能?杀其创造能力。这对孩子长长一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现在,有很多专家提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决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暑假里适当地减少兴趣班活动,多给予体现其童真的玩的时间,是明智之举。另外,就是参加一些兴趣班,在往返途中要注意防暑降温,出汗多时要多补充水与盐分,胃口不好的还要调整饮食,尽量清淡些。
关键词2:抑郁
案例:12岁的欢欢,性格内向,就是在学校里,与她能一起无拘无束玩的同伴就少。放暑假了,父母白天要上班,也没有过多时间陪伴她。欢欢做完暑假作业后,整日闷在空调房里无所事事,干什么事都没劲,心情变得低落起来,只盼着暑假早点结束。
应对策略:对于这类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她(他)多交几个好朋友,至少有二、三个无话不谈的知心同龄小朋友,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互相聊天和谈心等。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和学校回校日活动等。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听听欢乐向上的音乐,养养小宠物(小金鱼、小狗、小猫等),看些搞笑动画片和孩子题才的电视片。只要有空,如下班和双休日,家长应当尽量多抽出些时间陪陪孩子,可以多聊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进行短期的旅游散散心。饮食上要多动些脑筋,食用五彩果蔬,制作孩子喜欢的美味果味冰激凌。
关键词3:睡不醒
案例:已上初中二级年的小刚,暑假是他最为心仪的一段时光。按他的话说,“该死”的、刻板的、催命的作息时间与他“拜拜”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讨回睡觉的“债”他从暑假的第一天起,早上要睡到11:00才肯起床,匆匆吃过午饭,打足空调,接着又睡午觉。几天下来,整日睡意腥松、昏昏沉沉没精神,而每天晚上要到12:00后才入睡。好象完全变了个人。
应对策略:家长应当明白,放暑假前,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时间十分有规律,已建立起有利健康的“生物钟”。因此,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放弃和打破,还是要坚持早起早睡、有规律生活、学习的好习惯。初中阶段,对孩子来说,还是其身体上生理与心理的发育成长阶段,要多运动,利于长高,饮食上按孩子的年龄调配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比例,充分保证孩子发育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多吃些新鲜蔬果及有助于醒脑食物如茶(清淡些)等,兴奋大脑。适当分配给孩子一些家务事,有意识地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量要比上学时多一些。让孩子感到在家里自己也有一份责任。
关键词4:焦虑
案例:13岁的小杨,放暑假后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是,他明显地感到今年的压力比往年大了不少。父母特地为他制定了上重点初中的计划,要上什么样的初中写得清清楚楚,每天要看多少书,做多少作业,只许多做,不许少做,每次班里、年级考试都要在前5名和前20名之内。这样的硬性指标,把每天的精神上“弦”绷得太紧了,而把每天能够玩和娱乐的时间挤得所剩无几。小杨从这个暑假起,就在扳着指头过日子,还有多少天就要中考了;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明天只能少睡一些了。时间一长,不免焦虑起来,还经常出现神经性腹泻。
应对策略:神经性腹泻(即非病毒因素导致患者胃肠功能明显紊乱),多数为精神过于紧张、情绪压力过大造成的“情绪性”腹泻。虽也可用常规药物治疗,但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缓解孩子的压力才是消除腹泻的根本途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在孩子饮食上,应坚持少吃多餐,切不可过饱,同时也要忌食厚重油腻和辛辣食物。
家长应当明白,对孩子给予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压力不能过大,按孩子的实力制定“他跳一下够得着的目标”,过高、过大都适得其反。同时,要注意拔苗助长的情况发生,以免孩子心理和生理上都出现严重的问题。压力太高的要马上减压,并注意全面营养调整,加强运动,以缓冲心理上的压力。
关键词5:发怒
案例:16岁的小敏是个初三的学生,一向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说话很有分寸。最近不知怎么搞的,自进入暑假以后,她常常向爸和妈发脾气,稍有点话不投机或不合自己的想法,就高八度,还经常扔东西,将写得不好的作文直接从本子上撕掉,甚至还与邻居伙伴争吵呢!
应对策略:这就是因情绪中暑而产生发怒情况。这与因其他认识问题而产生的发怒情况有所不同。高温,在此是罪魁祸首,可采取清淡饮食、苦味饮食、幽默书籍、情绪转移、冷处理和清凉环境中休息等综合的方法加以避免因高温而产生的副反应。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别让父母自身的压力过大和情绪中暑而影响到孩子,要学会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出现这些症状和反应,都是正常的。不要过多地责怪自己。
如何缓解这种心理压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十分简单和有效的做法。它只需要做到“六到”,即“脑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脚到”就行了:
“脑到”:凡事要三思而行,在人际交往中说该说的话,避免说话伤人。
“眼到”:说话时要专注,眼睛要诚恳地看着对方,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尊重。
“耳到”:别人说话时,不轻易打扰,必要时要报之以鼓励的微笑;别人对某个事情有意见时,要诚信聆听,虚心学习。
“口到”:注意言辞,常说些善良的、赞美的或鼓励的话,不要言辞伤人,但说话也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或哗众取宠。
“心到”:要做到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设想他人的心理感受。
“脚到”:要多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与人交往,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积极聆听他人的见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