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强 / 本刊编辑
从以前的日记、周记,到网络时代流行起来的博客、微博,其实文字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生活倾诉的欲望——今天我对某件事情有所感悟,我想写下来;今天遇到见超有趣的事,我想记下来……聪明的同学们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当我们去写这类题材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时,我们总是有一个将它写出来的理由——或许这个理由很冠冕堂皇,要讲个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大道理,或许这个理由很私人化,只是博人一笑而已,这都没关系。当你动笔开始写《街头》这样一篇作文之前,你需要给自己要写的东西找个理由——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呢?当找到这样一条理由,你的作文就有了主心骨——不是为交作业而写,而是为表达自我而写,后者写出来要有感染力得多。
《街头》是一个相对比较“文艺腔”的题目,很容易就会抛开“写作的理由”,写出一篇“为写而写”的所谓“散文”。其实在等着小作者们交稿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担心,这次写来的会不会又和上期一样,是清一色的“散文”呢?定稿之后,我才松了口气——至少有两位同学抵御住了将这样一个标题写成散文的诱惑。
接着我们就要来谈及一些具体的技巧了。
首先,要让你的文章有一个重点——它可以是一个场景、一条线索、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种感觉,甚至只是一个好笑的地方,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但是它必不可少——没有不行,多了也不好。这也就是“流水帐”不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没有重点,所有元素的重要性都差不多,而金子航小朋友的作文,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
金子航同学写《黄昏的街头》,文笔不可谓不好,但糟糕的是,通篇几乎只是单纯的写景,没有重点——其实小作者所看到的街头即景,有些是有潜力成为文章的“主心骨”的,但可惜的是,小作者似乎并没能从塞满眼眶的街头即景中抓住某个值得一写的部分,而将整篇文章写“散”了,就如同过眼云烟,看过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感觉只是再普通不过的街景而已,作者所想传达的祥和安逸,也很难让人感同身受。空有好文笔,却算不上是一篇好作文。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