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师节送礼感谢没错,界限须分清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 09:16  重庆晨报 

  中国是个讲“礼”的国家,徒弟谢师要送礼,亲戚往来要送礼,甚至姑娘出嫁回娘家也要送礼,连朋友之间正常的交往也需要“礼尚往来”,所以不必谈“礼”色变。 

  但如果“礼”过度了,就成“贿”了,当正常的感情表达成了交易,当阳光的感谢变成暗箱操作,“谢师”就变味了,不仅违背社会公德,同样涉嫌违法违规。 

  笔者认为,时下校园刮起送礼风,责任不全在教师,家长也起到了不可推卸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风气作祟,花钱就能办事的思维比较普遍;二是家长溺爱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特别关照;第三,也不排除有极少老师精神缺失、贪恋钱财,相信绝大多数教师能用职业操守约束自己。 

  实际上,教师节是家长、孩子和老师相互交流沟通的日子,是体现国人尊师重教的好机会。家长给老师送“礼”,不是送金银财宝,现金钞票,而是一份小小的心意,一句问候,一张卡片,一束鲜花,甚至只是一句感人肺腑的“感谢”二字,相信任何一个称职的老师,更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记得刚设立教师节后的几年,学校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礼物,大多是单位、企业、社会捐赠的改善办学条件的捐款或学生用的图书、文具等,送这样的礼物,为什么就不可以继续收呢? 

  教师节也是培养师生感情,学会感恩的最佳时机。家长、学生可以与教师一起开个小型座谈会、文艺晚会,表达对教师培育之恩的感激;学生可以通过小礼感谢,相信场面一定是很动人的。这样既文明又高雅,又密切了师生感情,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