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题范文:我(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 20:25  略知一二 
图为:内文配图

  周惟菁 / 记者

  我有时认为“我”是一个很狭隘的词。

  试问,一个犯了错的人,在你面前急急忙忙地说“我本来以为”,“我想的是”,“我怎么料到”等等,一副等着你全神贯注听他开脱的样子,你难道不讨厌?

  但“我”却又是每一段独特经历的开头。有些人,这样一起个头,我就想迫不及待地听下去。

  我说的是一个博客,叫树洞。

  这是网络写手和菜头差不多在两三年前做的一个博客。这里封存着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我”的人生经历。

  树洞的缘起很奇特。还在和菜头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给市民做“高考咨询”。在这个会上,有一位侏儒男性青年,他对和菜头说了一个半小时,完全是他的情感生活。他爱上了一个女侏儒,比他大三岁,他的家里激烈反对,这让他的女朋友也很痛苦,对他的态度也就发生了改变。最后,这位男青年点了一支烟,讨教地问眼前的和菜头:你说,她究竟爱不爱我?

  “《人民日报》的头条不会报道一个普通人的失恋,CCTV的《新闻联播》也不会播送一个普通人的挣扎。”和菜头这样说过。他所创立的树洞会为每一个人留一个窗口。在倾诉完痛苦,流完泪之后,第二天“我”还是要洗洗刷刷完,认真上班去。

  每天,上班途中,我看到的千万人中,他们的故事未必比陈鲁豫说得精彩,但一定会更真实。平静的面容下,都隐藏着无法言说的苦痛。

  于是,有很多人选择把自己的亲身故事寄给和菜头,和菜头就把这些故事以匿名或者署名的方式发布在这个博客上。

  我的工作是写财经报道。白天跟所谓最显赫的企业家、官员们打着交道,写着财务数字背后的故事,也许也会有人看,也许没有。不管怎样,晚上我关起来门来做我的小老百姓。在书房里开一盏灯,跑到网上细细读树洞的新鲜故事。

  说起来,我起初读树洞,是因为我不经意间扫到了几篇甚为悲惨的故事,当时我正为了写稿发愁,常常丢笔,觉得写不下去。这些境遇比我差的陌生人的故事,正好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好好写稿。时间长了,这种“阴暗”的小心理也不见了,我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这些故事。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