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感于减负:“鸭梨”这么大,家长也吃不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 08:46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姚女士最近为了帮孩子辅导功课,甚至把自己的工作都辞掉了,可就是这样,她还是感觉“鸭梨”很大。

  “从第一题问到最后一题,就是10个父母都被烦死了。”而这一切烦恼皆源于:孩子所在学校每周一份“试卷报”太超前、太难了。

  做份“报纸”从头问到尾

  姚女士的孩子今年刚满6周岁,下半年开始在方桥小学上的一年级。在姚女士印象中,“一年级嘛,那功课肯定很是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学校统一给学生订了一份叫《少年素质教育报·小学版》的报纸,这报纸其实就是试卷的形式,“订的时候数学、语文也就花了30元,别人都订了,我们肯定也要订。”

  结果这份报纸一周就来一张,“每次都是学校布置了带回家做,然后老师再讲解。”于是,姚女士就“受罪”了。

  “题目对孩子来说太难了,而一不会做就问我,几乎每道题都要问,从头问到尾。”

  孩子不会做,肯定要求助家长,她不得不陪着孩子在家学习,“不论大人、小孩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时间长了谁受得了?”

  比如其中有个计分的附加图形题,图形很模糊,需要填写:**很漂亮。

  姚女士和丈夫俩猜了半天,觉得应该是灯罩,便对孩子说填“灯罩”。问题并未就此打住,孩子紧接着问道:“灯罩怎么写啊?”“‘灯罩’的拼音老师没教吗?”姚女士问道,孩子答道:没教。

  家长甚至为此辞掉工作

  其实姚女士孩子的成绩在班上还是不错的,她也认为学校订这样一份报纸,肯定是为了学生好。报纸也说和课堂教学是同步的,当真同步的话,“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不会做?”姚女士觉得,报纸很多地方都超出了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一年级学生,只初识了基础的拼音字母,但有时试卷上大段大段按拼音画画,孩子怎么看得懂?”

  姚女士说,起初孩子不会做老是问,她还发火,后来发现确实是题目太难,“家长看来是很简单,但是孩子才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跨度太大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姚女士也作出了牺牲,她辞掉了原先的工作,现在一门心思在家辅导孩子。但即使她这样的专职妈妈,还是感觉无比“折磨”。

  “我觉得学校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为难大人,考验大人。”姚女士戏称,“要是我小时候这样,10个父母都被烦死了。”

  辅导报并非学校统一订购

  据了解,合肥市教育局曾在学生的作业量上做出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作业,其他年级留约1个小时的作业量。很明显,姚女士的孩子课业负担确实有点重,家长也被连累了。

  记者同时将姚女士的苦恼反映给了方桥小学,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表示,这种辅导用报,不是学校组织的,“估计是老师从提高学生成绩考虑,让家长自愿订购的。”另一方面,“有些难度大的题目,也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副校长说。

  对于家长反映的情况,副校长表示,会向校长汇报,同时具体再向有关老师核查,“学校也不提倡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