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生“拉票”竞选班干部 家长最该反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 08:31  中国新闻网 

  眼下,不少小学正在举行新一轮的班干部选举,多采用班级投票制,本报6日A10版就刊登了一则《浙江一小学大队委当选者 获7万多选票64倍于学生总数》的消息。“如此浩大的工程,究竟是考学生还是考家长;体现的是竞选的公平,还是要孩子们被动学习刷票技术呢?”“东街口”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拉票手段花样百出

  从最原始的老师直接任命到如今的班级投票、手机投票、网上投票……各种班干部选举方式层出不穷。一些“小干部”为拉票,同学之间请客送礼,家长私下“结盟”互选互提名……不少网友认为,究其原因,是家长的虚荣心让原本简单的问题不断复杂化。网友“菲菲”甚至让9岁的儿子用向老师“告密”的办法打败对手。

  支持派:有创意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同样不想当班干部的学生当然也不是好学生。“网上投票省时省力,又有创意。”一些网友认为,与老师直接推荐的方式相比,通过网上投票等方式竞选班干部更符合这代孩子的思维模式,“有规则总强过没规则。”

  反对派: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学校总共才1100多名学生,竞选者却获得7万多选票,如此不菲的成绩,试问,一个小学生能够完成得了吗?网友“莱克11”认为,这场班干部竞选,很明显考的是家长人脉。

  有的家长甚至连孩子的演讲稿、海报和PPT等等也都一手包办。网友“大馒头”说,所以“老师考学生,学生考家长”,早已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显规则”。

  专家说法:家长最该反省

  福州东方心理研究所所长毛朝灼说,导致孩子功利化,最该反省的是家长。如今家长总是给孩子灌输一个思想:只有第一或是班干部才是最好的。长此以往,孩子就变得凡事只追求结果,不仅忽略了过程的乐趣,或许还会不择手段。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应将成人世界的“潜规则”过早地暴露在孩子面前。

  小编点评

  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以及学校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度,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正确的引导方式会让孩子变得功利。最后班干部是当上了,代价却是孩子因此失去了童真。学校、家长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是一门学问,家长应该更多地培养他们敢担当、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其次才是能力的锻炼,1100多人的学校冒出了7万多的选票,当班干部选举变成了“快男”“快女”投票,不如将问题简单化,还学生一个纯净的校园,让学生们健康地成长。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