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评:推行删节《三字经》其实没必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4日 08:51  沈阳日报 

  记者近日探访发现,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的,它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它让青少年们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以期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

  对于山东、湖北学校的一些删节经典的做法,笔者认为《三字经》《弟子规》等之所以成为启蒙经典,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精华。不可否认,任何经典因为受到时代的局限性,都会夹杂有不同程度的糟粕。然而,笔者认为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学习不能因噎废食,“若人为地把作为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而被断章取义的经典,已经不再是经典了,它只是经典的缩影,甚至可以说伪经典。

  打个比方,学习经典就好比吃饭,现在作为真正的“绿色食品”极少,也就是说我们在吃饭时,不可避免地会吃下许多垃圾食品,我们总不该因为食品中有“垃圾”甚至毒素,就要对此进行精化处理后才食用吧。其实人体中自有净化功能的,肝脏就是一个最大的毒素“处理场”。笔者也曾听医学专家介绍,一个人如果完全处在一个无菌世界,那么,他一旦走入自然界,他简直成了一个废人,任何病菌都会把他一举歼灭,因为他体内没有一点防疫能力。其实,保留经典中的“糟粕”,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产生“抗体”的机会。

  至于经典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向来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并不能一概而论的。

  此外,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当然,我们还可以把那些不适合今天学习的地方(糟粕),作为反面的观点进行批评,还可让学生分析其不足之处,不是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删节《三字经》其实并不必要,如果硬要这样,那么中国古代经典你都要删节,都要搞成“洁本”才行,《水浒传》该如此,《西游记》也该如此,《红楼梦》更该如此……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三字经 的新闻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