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日记》导读
南妮 / 作家
1940年,希特勒开始进攻荷兰,从此,荷兰也处于希特勒的统治之下,迫害犹太人的风声越来越紧。11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和她的一家为避免被逮捕的命运,从德国的法兰克福迁到荷兰。1942年,安妮一家躲进了密室。这一躲,与世隔绝两年,安妮从13岁长到了15岁。
假如安妮不是那样一个热爱思考、勤于笔记的女孩,也许就没有这本举世著名的《安妮日记》了;假如安妮不是那样聪明、细腻,会观察生活、会省视内心,那么《安妮日记》也许就没有如此生动感人、令人哀伤悲愤的艺术力量了。
13岁,一个和平时期的女孩,会是个什么状态呢?也许还在和父母撒娇,学着用看来的好词好句写老师布置的作文?安妮也幸福过,父母宠爱,家境富裕,生日有着无数的礼物,糖果盒里的糖果永远吃不完。跟别的女孩不一样,安妮非常活泼,有自己的主见,因而有点小小的骄傲,这在她躲进密室以前的日记就能够看出来。小小的骄傲化成天真的乐观,在进密室的初始,安妮的乐观像通透的阳光一样,照耀着阴郁的外部环境和大人们阴郁的心理。
这是个多么能干的小姑娘,她把爸爸公司大楼她们一家藏身的密室的构造与密室外部描写得非常清楚;把其他四个与他们躲在一起的爸爸的犹太朋友,也交待得各有风貌。然后,这一天日记的最后一页是:“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密室了。”两年不见天日,每天过一样的日子,不能上街,更不能上学,记什么呢?安妮的日记每则都有不同的内容,用她的话说,发生了事,有了有趣的事,她就记。平静、耐心、活跃的状态占据了日记的大半部分,她写他们吃的食物:马铃薯、香肠、豌豆、草莓、黄油、麦麸,如何给烂了的马铃薯削皮,如何剥豌豆,如何在屋子里加工香肠。放了几年的蔬菜味道很难闻,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浴室漏水,衣服破了,但比起被抓起来的犹太人还是幸运的。密室里学法文、交谈、学跳舞,被牙医朋友看牙齿,看到小伙伴被猫尿弄湿了衣服而哈哈大笑。安妮也写“我的心里有个声音在哭喊:‘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我们就像麻风病人一样关在这里,到了冬天或者圣诞节以及新年假期的时候,我们就更加难受。”但后面的日记,又复归平静。是密室里小团体的友爱氛围,是以往美好生活的记忆,使得安妮在黑暗岁月的记载中,让内心美好的东西,让密室里温馨有趣的一面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一种使自己能够抵抗消极、磨练意志的办法。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