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先勇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刘禹锡
南京石头城遗址位于清凉山麓,下临长江,依山筑城,形势险要,有“石城虎踞”之称。公元二二九年东吴孙权建都建业,筑石头城,奠下了现代南京城的根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城墙下有一砾岩,色赭红,常年因江水冲刷,风化剥落,凹凸不平,形成了一张巨大的面具,南京人把这座城又称为“鬼脸城”。这张巨型鬼脸,就那么冷冷地悬在峭壁上,潮涨潮落,宋、齐、梁、陈,足足阅尽了十朝兴亡。
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可是只有九十五天,国都就被北洋军阀迁到北京去了。要等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民国十六年打回南京,才又还都。然而十年后,南京却惨遭日本人屠城,三十万军民肝脑涂地,于是南京又被敌伪统治了八年。
抗战胜利,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一日,再次还都。国民政府在南京的时间不长,断断续续,前后不过十四年,但也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记,紫金山上迤俪而下的中山陵,早已深深的刻在这个千年古都的舆图上,成为现代南京最伟岸的历史标志。还有,我看就是那些法国梧桐了。南京绿化,为人称道。其实通往中山陵那条道路上,两侧的梧桐在民国时代早已栽下,而今树已合抱,枝叶蔽天,搭成了一条数里相接的的绿荫长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做为帝王之宅的文化古都而言,南京矜贵,北京霸气,南京含蓄,北京炫耀。而作为现代都市,南京也算是保存得比较完善的,人文与自然互不侵犯。
我是民国三十七年冬天离开南京的,在中山码头上的船,滚滚长江,一别就是三十九年。一九八七年再回大陆,上海苏杭,访旧有之,更多的是赏心乐事。可是重返南京,心情不同。
找到了南京旧居,大悲巷雍园一号的房子依然无恙,连附近的巷陌、比邻的梅园新村也没多大的变动。雍园一号的新主人恐怕已近八十高龄了,老先生十分客气,请我进去用茶。还谈了一些民国时代的往事。陪同的人告诉我,那一带现在住的都是高干,梅园新村周恩来的旧居却改成了一个对外开放的纪念馆。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