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外国语学校附属双语学校五年级 丁夏逸
“我们以前……”这个声音总是在我的耳边回荡,因为那是我和蔼可亲的奶奶的“口头禅”。别看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可在今天,这却是我们家一句最时髦的话语。
我的奶奶是位医生,她那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书卷气十足。以前,奶奶生活在物质匮乏、电力供应不足的年代。所以,尽管现在生活很富裕,但她勤俭节约却成了她的习惯。
记得一个炎热的晚上,我住在奶奶爷爷家。那时我正在看电视,忽然感觉肚子不舒服,想方便一下。于是,我便放下了遥控器直奔厕所。正好,奶奶向我走了过来,看见电风扇仍然以最大档的风速运行着,忙跑了过去,弯下身子把电风扇关掉了。我看到此情景,便自言自语道:“用得着那么节约电吗?反正电能也用不光,只不过多付点钱罢了!”没想到,话音刚落,奶奶就回答道:“唉,你不知道,我们以前生活的地方是一个非常缺少电力的城市,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还要考虑将来啊。”
习惯了听她不停地说着:“我们以前……”心里老想着,奶奶啊,你可真是老土。直到有一天,课堂里听老师说起了“低碳”这个新名词。老师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是要尽量节约地球上的能源,节约电力、水源,减少碳排放,要我们争做“低碳达人”。我猛然醒悟过来,我的奶奶早在几十年前不就已经是个“低碳达人”了吗?
此后我对奶奶开始刮目相看了,本来不愿听她啰嗦的我,完全改变看法,特别爱听她说“我们以前……”。因为我知道,她可是目前一名时髦的“低碳达人”啊!
编辑点评:
关于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题目写起来,实际上很容易写得表面化。我们来看看这个小作者是怎么处理这个主题的:切入是从奶奶的口头禅说起的,把奶奶平时的节约与当下的低碳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节约这件事情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也让主题深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