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莲溪小学 四(2)班 叶亦尧
我家楼下有一位修车匠,他是个聋哑人,他经常穿得又破又脏,手上全是黑糊糊的机油,脸上也有些油污,乱蓬蓬的头发显得一点儿也不招人喜欢,我也懒得多看他一眼。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一声急促的敲门声让我着实有些不安,我胆怯地开了门,只见站在门外的正是那位修车匠,他在那里比手划脚,让我一头雾水,天色已经很暗很暗了,我很害怕,于是连忙把他赶了出去,接着又听到了他陆续敲响邻居家的门铃,我没多想,继续做作业。
吃晚饭时,爸爸和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晚饭,忽然,爸爸放下碗筷,拍了一下桌子,说:“女儿,我的自行车今天拿去修车匠那里修,还没有拿回来呢!”我恍然大悟,说:“难怪修车匠来敲我们家的门。”爸爸说:“说不定他还在挨家挨户地找呢,快走!”爸爸拉着我往楼下跑。
马路上空空荡荡的,漆黑的夜色吞没了整个天空。寒风呼啸着,卷起了我俩的衣襟,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脖子往领子里缩,突然,我看到了一个黑色的小身影在一边跳动一边哈着气、搓着手,定睛一看,果然是那个修车匠,爸爸跑了过去,修车匠好像知道了什么似的,把车钥匙递给了爸爸,爸爸拱手致谢,修车匠连忙拼命摇手,爸爸用手比划着:“天这么冷,你可以把车锁在这儿呀!”修车匠掏出一张纸,写了什么东西,然后他把纸摊了开来,上面写的是这样几个字:我怕您晚上要用车。我仿佛觉得站在他身旁,我会感到温暖,我顿时感觉自己那样的鄙视很可笑。虽然他是个聋哑人,但是他的心灵比正常人还要美。
指导老师: 陈翠华
编辑点评:
能把写作的目光聚焦到普通人、聋哑人身上,是值得赞扬的。
一位修车匠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是让人尊敬的。这篇作文,小作者写出了自己对这位普通人态度上的转变。写出了小人物的人格力量。这是值得小朋友们借鉴的。
但是,请注意,这种转变一定不要过度强调天气有多么寒冷这样的外在条件,以此来完成作者情感转变的巨大反差。也就是说,铺垫的文字,请尽量写得自然而有节制些,一旦让读者看出有些夸张,就会适得其反——感动就会打折扣。事实上,修车匠等客户来取车这个事情本身,就很让人感动了。
作文的最后,要更好地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出彩。“虽然他是个聋哑人,但是他的心灵比正常人还要美。”这句多少显得不够动情,至少在读后的感受上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