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台湾报道,根据台湾董氏基金会最新调查,初、高中生近两成有忧郁情绪,且其最大压力来源,近10年来都是课业及考试成绩,其次则是父母的期待。专家表示,岛内青少年忧郁情绪比例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呼吁家长提供下一代适才适性成长空间,别让孩子的忧郁变成病。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组主任叶雅馨表示,这份于今年5、6月,针对“五都”5000多名初、高中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18.1%受访者有明显忧郁情绪,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陷“少年维特的烦恼”,且需要专业协助。
究竟年轻孩子都在烦恼些什么呢?调查显示,受访者压力来源前5名依序是:课业考试成绩不佳、父母的期待、人际关系、身材外貌,以及网络活动时间过长或不足,其中又以考试成绩与与身材外貌不佳,最让他们沮丧。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院长邱弘毅说,看到这份调查结果,令他很感叹,因为岛内推动教改多年,孩子们的课业压力却不减反增;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要孩子背负世俗价值观的十字架,更俨然是华人社会的宿命。
邱弘毅强调,忧郁情绪是忧郁症的先趋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推估,2020年忧郁症将成为造成社会负担疾病的第2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030年更将跃居第1名,由此可见忧郁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