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题范文:梦存在大约就是好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 15:35  略知一二 
图为:内文配图

  尹宁 / 记者

  我以为现在已经不能跟别人提梦想这个词了,这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没有马丁·路德·金在耳边激情昂扬地对你叫嚷:I have a dream!而且冬天快来了,天气很冷,经济危机,这简直是《光荣与梦想》里描述的1929年的冬天,胡佛总统从火车里向窗外一望,就看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因为无家可归在露营……但我给几个朋友发了消息,问他们有梦想吗?没有人说没有。我猜他们写这条消息的时候都面带微笑,还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梦想是潜伏着的,它很珍贵,以至于如果你大声说出来,就不好实现了。这句话是一个叫做杰妮的荷兰女艺术家告诉我的。

  前几年上海双年展期间,我曾采访过杰妮,她在上海居住了几个星期,并做了一个名为“上海之梦”(Shanghai’s dreaming)的行为艺术。具体做法是在一张上海地图上撒了35个豆子,由此确定35个她要寻访的地点,然后按图索骥到那些地方与人们交谈,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并记录下来。这是一个没有太大操作难度的行为艺术,只要付出些时间脚力就成,但此前的确并没有人做过。

  在这座城市我们总是行走太快,没有时间去关心别人在想什么,每日的生活中抱着哪些期待,经历什么失望。上海这座城市的面容,我们再熟悉不过,以至于熟悉到厌倦,但是我们不会跟她交谈,不关心别人对这些面容的变化怎么看,甚至也忘了要问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变化。路边熟睡的民工,灵魂缩在梦里,安静地享受睡眠,我们路过他们就像路过一些石头。但杰妮把这些潜伏的梦想发掘出来,在她寻访来的故事中,我看到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拆迁的住户,他们的梦想是拿到满意的补偿金,住进不错的新居;一个平凡的市民觉得她的梦想是世博会顺利召开,这样会让作为上海人的她感到很有面子;馄饨摊老板的梦想是小生意能做得好,这样他的孩子便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住在老城区年迈的父母的梦想是离开这里的年轻人能多回来陪陪他们;打工的男孩在梦想着能成为CEO……

  这些梦想有的与上海在时代中的发展变迁密切相关,有的则谈不上。有的并不难,有的则根本不是用来实现的,最近看的小说中有句话,大意是说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要不然,在我年轻的时候,怎么会对那么多姑娘说起我的梦想呢?

  上海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富足的物质,潮湿的气候,我们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并且可以继续生活下去,这里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像纽约的几个城市之一,它充满了各地的移民,以公平著称,你出生高贵也好,贫穷也好,都有可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抱负,出人头地,上海具有浇灌类似“美国梦”一样的红土。然而上海又可能是最易毁灭梦想的城市,它浮华,现实,精明,残酷,与“梦想”这个浪漫而纯洁的词语格格不入,曾经带着梦想生长或是带着梦想来到这个城市的人,最后都容易把梦想处理得和这个城市一样的精明而现实。

  ……

  (节选,更多内容请阅读杂志)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