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孤独地试图发现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17:44  当代中国出版社 

   孤独地试图发现自己——父母无法进入其生活领域的时期

  趋向于自己内心的一面“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总是不时地黏着我,每天都会把学校发生的事一字不漏地告诉我;然而,令人无法置信,她竟然完全变了个样。升上国中以后,我真是越来越不了解这个孩子了。她变得沉默、一语不发,偶尔也只有在我问她话时,才勉强开口回答,然后又再度三缄其口了。令人不解的是,我越是设法想要和她接近,她越是逃避得厉害,甚至会像只受伤的小鹿般地逃回自己的房间。当我因为担心而从门缝窥探房内的动静时,却发现她正以可怕的眼神瞪视着我,然后‘砰’地一声,把门关得紧紧的,任我如何恳求、命令也不肯出来。

  孤独•秘密•不信任感

  “或许是因为同性的缘故吧?对于身为母亲的我,女儿并未完全排斥,偶尔兴致好的时候也会和我闲聊几句,但是对于父亲,她却从来不曾主动与他交谈。外子注意到这种情形后,曾说:‘这孩子似乎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了一道墙!’的确,每天有大部分时间她都把自己关在房内,而且从来不肯主动介入家人的谈话。这种情形,怎能叫我不感到苦恼呢?”一位国中二年级女生的母亲,以不安的表情述说着发生在女儿身上的改变。然而,女儿所告诉我的,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真讨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虽然妈妈是个相当敏感的人 ,但却始终无法察觉我内心的想法。当我一边吃饭、一边想事情时,她总是不停地问我学校或朋友的事,你说,这是不是很啰唆呢?

  当我拜托她 “ 安静一点 ”时 ,她只是诧异地看我一眼,随即又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只好大声吼道:“拜托你安静一点,不要再问我了,行不行?”而她却老是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把问题扯开:“真是个怪孩子,老喜欢把音响开得那么大声,又喜欢吃零食。”令人迷惑的是 ,每次责骂过后,我总是得反过来安慰她 :“妈妈,你还是关心你自己的事情吧!不要管我。”老实说,我可不想被母亲的神经质传染,而且我也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但很奇怪 ,在母亲锲而不舍的逼问之下,我什么话也不想说了。如此一来,我只好专心地想着自己的事,设法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些。对我来说,母亲那从不间断的呼叫声,实在令人感到厌烦。难道他们都不了解,当我心中正想着自己的事时,即使勉强把我叫到身边,陪他们一起喝茶、看电视,不是也毫无意义的吗?事实上,我就是我,偶尔也会有想要独处的时候;在这种时候,父母是不需要在场的。在这个案例中,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而孩子的想法也很符合常理;但是,为什么两代之间的心态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正因为他们都不确定对方的想法,所以才会为彼此感到苦恼。由此可知,了解对方的心态与想法,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以这位母亲为例,由于始终执著于女儿从幼儿到小学生时代的印象,一厢情愿地认为她会永远坦率、可爱,因此根本拒绝承认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对其而言,一般的子女成长理论是不适用的。例如,她相信别人的小孩会变,却坚持自己的孩子绝对不会变,完全没有想到不论是别人还是自己的小孩,事实上都只是“小孩”。在此情况下,孩子们自然会想尽各种方法。

  避开母亲,甚至把自己视为受害者。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曾陷入这种困境之中。越是紧追不舍,越是使孩子急于逃避基本上,父母都是自私的。以母亲为例,她们总希望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的,希望孩子像幼儿时期一样,每天围绕在自己身边,任何事情都毫不隐瞒地说出来。即使是孩子今天抓了一只小虫,她们也会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在孩子这一方面,却会认为母亲过于啰唆。他们觉得要是不能及早脱离父母的羽翼,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人生,那么将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人”。当然,也有些孩子并没有这种想法,但是认为父母啰唆、沉闷却是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因此,面对父母烦人的询问,他们只好敬而远之地逃回自己的房间去。孩子逃避的态度,逐渐令父母感到不安与不满,于是他们更急于把孩子从封闭的壳中拉出来,好让一切恢复原状。殊不知,越是被追得紧,越是想逃的心理乃人之常情,最后,孩子们只好往更深的壳里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将房门钉死,改由窗户出入的原因所在。急于想独立成人的孩子,必须用各种方法来发现自己。“15岁时候的我,一直梦想拥有自己的音响、听些心爱的音乐,并且安排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当然,有时我也会希望独处,静静想些问题,因此每到周末的夜晚,我总是独自一人在房间内度过。”美国心理学者达克生回忆道。一般而言,14岁的小孩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连宗教和哲学也不例外——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无法具体地说明一件事理。从外表看来,孩子的确什么也不懂,因此父母往往忽略了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为其表面的行动所迷惑。“当他面对着我时,绝对不会大声叫喊,更不会要我安静一点,真可以说是一个温和、有礼貌的孩子。”“他用力拉开房门,以愤怒的眼神望着我,近乎咬牙切齿地说:‘爸爸!这不关你的事。’”这种表现在外的言语和态度固然令人生气,但是父母也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呢?毕竟,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愤慨只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行为罢了!那么,到底应该以表面的行动为重点,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呢?这是身为父母所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换作是你,你会选择哪方面作为重点呢?“自知之明”——也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备条件。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学生到高中生,甚至从大学生时代延伸到成人时期。具有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个性及思考人生目的的能力,是青春期的主要特征。

  因此,凡是忙于与父母沟通、忙于准备功课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小孩,其往后的人生往往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当然,对父母不敬、逃避与父母相处的行为并不值得鼓励;但是反过来看,这样岂不是让孩子有了一个自我探索的机会吗?由此可知,“既逃则莫追”乃是处理亲子关系的不变原则。当你发现孩子有逃避与父母相处的倾向时,不妨以勉励的口吻告诉他:“你正在考虑人生的重大问题,要加油啊!”如此一来,必能赢得子女的好感。换言之,当孩子渴望独处时,父母就应该适时地保持沉默。不知道孤独的孩子中学生中也有一些晚熟型的孩子,其思想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无法将孤独视为愉快的经验。此时,父母所能做的,只是耐心地等待罢了!但问题是,除了早熟型、晚熟型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极感头痛的类型。这第三种类型的小孩,多半是自小即与父母朝夕相处,既没有独处的时间,他人也无法介入。于是很自然的,一个人的不安很快会传染给另一个人,久而久之,便培育出一个遇事便喊“妈妈、妈妈”,要看到母亲才安心的孩子。每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两次精神上离家的经验。第一次是在小学时代,第二次则是在青春期。换句话说,孩子可以在这些时期做好独立的准备。然而,一旦第一次无法离开父母,第二次也被父母牵引着,那么这个孩子将永远无法找到自己,更无法活得自信、愉快。这种依赖型的小孩,目前似乎有日益增加的倾向。如果对他们进行访谈,那么将会发现其相处、谈话对象均以母亲为主,且相处时间非常地长。但是反过来想想,这种现象其实不足为奇。试想,在居住空间狭窄、没有适当的活动场所、学校课业繁重的情况下,孩子除了与父母相处之外,又能怎么办呢?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孩子,往往拙于发现自己;既然连他们都不了解自己,别人当然更不可能了解。但由于长久以来所养成的依赖心,他们大多认为与其自己动手去做,不如期待父母的帮忙。反之,当孩子发现自我以后,就会希望独处。事实上,这种转变对亲子双方而言,均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如此一来,就等于无形中为孩子的未来更增加了一层保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