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咸阳--南门立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21:48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立志要继承穆公的事业,强盛秦国。秦孝公拜卫鞅做左庶长,全权交由卫鞅改革制度。

  公元前359年,卫鞅起草了一道改革法令。秦孝公看了,点头说好。

  卫鞅怕老百姓不相信,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10两金子。”

  围观的人们没有应声。这也难怪,谁知官府在耍什么花样,扛上木头走这么点路,就赏黄金10两,哪有这么好的事?看热闹的不少,就是没人相信。

  卫鞅看没人扛,又把赏金加到50两。人们听了,吓得直吐舌头。这时,有一个壮汉说:“我来试试。”他说完,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卫鞅立刻叫人赏了他50两金子,表扬他相信朝廷的命令。接着,卫鞅又提高了嗓门说:

  “大家记住,朝廷公布的命令,一定要照办。我左庶长办事说一不二!”

  这件事立即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卫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田间的大路)。秦国把那些宽阔的阡陌铲平,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荒地也开垦出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一级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

  由于废除井田、奖励耕种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等的垄断特权,因而遭到以太子为首的贵族集团的强烈反对。但是卫鞅并没有被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吓倒。

  有一次,太子犯了法。卫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太子年龄尚小,他之所以犯法,是其老师教唆所致,应当由他老师代为受刑。”

  秦孝公点头称是,让卫鞅全权处理此事。结果,卫鞅惩办了两位唆使太子违抗新法的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这一来,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

  这样过了10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后来,秦孝公封卫鞅为侯,把商(今河南淅川西南)一带15个城封给他,称他为商君。卫鞅因此也叫商鞅。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