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算与慷慨并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 00:20  精英之门 

面对金钱——细算与慷慨并存

  生活当中,我们也时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节俭,不要浪费。我们组织到外面活动,甭管时间长短,六七天也好,三五天也罢,每个学生只准带50块钱,这50块钱包括学生买小吃、纪念品,还有一顿自己掏钱的饭。为什么规定只准带50块钱,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精打细算。

  一般来讲,我们第一次带学生出去活动,都会有学生把50块钱花没了,连饭钱都没有了。我们活动结束那天的那餐饭一般都是让学生自己到所在地的超市里去选购,有的同学就会算账,整个活动下来我还剩下多少钱,我是吃方便面加火腿肠,还是吃巧克力,或者吃面包,算计如何能够又吃得好又得吃得饱,我要是渴了,想买瓶饮料呢,我能不能省出钱来。

  有的同学这时就找到老师,说口袋里的钱不够了,买了东西也吃不饱。这时我就会问他,钱是怎么花超了的?学生就会回想他买了什么东西,吃了什么东西,给父母带了什么东西。这么算下来,就知道钱花哪里了,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钱是不该花的。

  我们就给他分析,你在杭州买的扇子,是不是人家买5块,你买的8块,当地的特产人家买一份你买了好几份。到了黄山,你看了扇子又买了,到了绍兴又吃臭豆腐。这样分析下来,他就知道钱具体花在了什么地方。我就跟他讲,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要学会砍砍价。纪念品不要买那么多,你图一时新鲜,一好买几包当地的小吃,现在你连尝都不愿意尝了,你带点给父母表示心意就可以,父母又不可能吃那么多特产,买了这么多也没什么用。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有了亲身体验,财商的教育就渗透其中了,下回他还会没有节制地花钱吗?肯定不会了,他就会全面考虑,我花了这个钱买了这个东西,我还有没有钱去干其他的,这些都是实用的生活技巧。

  我们到外面参加活动,不太赞成家长跟着去,家长跟着去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没有钱了就会问家长要,家长看不下去就会给了。跟着老师呢,学生钱花完了,实在没有钱买应买的东西了,可以跟老师借,但是只借十块二十块,并且告诉他不能再花超了,再花超就没有了。学生再花钱的时候就会精打细算了。

  我们抓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更注重品德培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在亲历亲为中开阔眼界。学校组织学生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观,体会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带领学生到陕西、山西贫苦地区参加植树活动,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有一年,少儿班同学在一户农民家过夜,当年正赶上干旱,农民家里只能吃政府救济粮。学生体会到农民的艰苦,第二天早晨,有4个学生提出捐钱,当老师问他们捐多少钱时,他们把身上仅有的50元钱全部捐出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学生都参与进来。孩子们捐了款,在无形当中就已经投入了感情,别人对你的帮助永记心上,这是多好的一件事。

  在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冬季里,有一个少年流浪到了美国南加州的沃尔森小镇,在那里,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了这个少年。冬季的小镇雨雪交加,镇长杰克逊家花圃旁的那条小道变得泥泞不堪,行人纷纷改道穿花圃而过,弄得里面一片狼藉。看到这些,被镇长收留下的少年心里很不忍,因此他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让行人仍从那条泥泞的小路上走过。此时,镇长挑来了一担炉渣,将那条小路铺好了,于是行人就不再从花圃中穿行了。镇长对少年说:“关照别人不就是关照自己嘛!”

  “关照别人不就是关照自己嘛!”这虽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少年的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和启迪。他就此悟出:关照别人虽然也需要付出,但同样能得到收获。镇长的一句话,成为这个少年终身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他后来成了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

  古语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